米飯面食是中國人的“毒藥”嗎? [復制鏈接]

二維碼

挺:0 | 貶:0 | 收藏: 0 | 閱讀數:5728 | 回復數:4

發(fā)表于: 2010-11-23 17:24:0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
跳轉到指定樓層
近日,聽聞養(yǎng)生大師林海峰先生在電視節(jié)目中提到這樣的觀點:“米飯、面食,是現(xiàn)代中國人飲食中的毒藥”。按照林先生的觀點,我們中國人都是吃毒藥長大的,中華民族已經吃了五千年的毒藥!

那么事實果真如林先生所說的這般恐怖嗎?

谷物是中國人飲食的基礎
我們的祖先很早以前就說過“五谷為養(yǎng)”,中國營養(yǎng)學會倡導的膳食寶塔把谷物放在了第一層,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第一句話就提到“食物多樣,谷類為主,粗細搭配”。可見,谷物是中國人飲食中不可或缺的基礎食物。我們把谷物加工的食物叫做“主食”,意思就是最主要的食物,在困難年代,其他的食物都可以不吃,唯獨主食不可以不吃。用谷物加工而來的主食是東方人膳食結構的根基,吃主食也是保證植物性食物為主、動物性食物為輔這一合理膳食結構的基礎,這種膳食結構被國際營養(yǎng)學界普遍推崇。主食所含碳水化合物是人體最直接、最快捷、最主要、最環(huán)保的能源,明顯優(yōu)于其他的能量來源——脂肪和蛋白質。此外,主食還是B族維生素和蛋白質的重要來源。吃主食不但是為了給身體提供健康的能源,還是避免肉類、蛋類等食物過多,從而保持膳食結構平衡的重要手段。因此,《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07》建議,每人每天要吃250-400克主食。

慢性病高發(fā)是因為吃主食太多嗎?
林先生把目前普遍高發(fā)而且越來越多的慢性病,如糖尿病、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脂肪肝等的發(fā)病歸謬于吃主食。這種說法根本沒有證據,只是主觀臆斷,大家回想一下,在困難年代,我們膳食結構中的主食所占比例更大,但慢性病卻比現(xiàn)在少。而我們現(xiàn)代人的膳食結構中的主食已經明顯減少,甚至有很多人不吃主食,但慢性病卻明顯增加。這足以說明,慢性病發(fā)病率逐年升高的原因,不能簡單地歸結為吃主食、吃谷物。

“多糖是是導致各種慢性疾病的元兇”,是這樣嗎?
按照林先生的觀點,我們最好戒掉米飯、饅頭、面條,而他博客中還有這樣的觀點“而糖的攝。ㄖ饕付嗵牵,是最容易導致高熱量的釋放。小心糖,和所有糖的來源,包括精致的白米、白面,它們是導致各種慢性疾病的元兇!”,按照這個說法,最好連多糖也戒掉算了。

碳水化合物的最主要來源就是谷物,我們身體每天所需能量的60%都是由碳水化合物來提供的,可見谷物以及碳水化合物對身體的重要性。碳水化合物在身體里有很多重要的生理功能:一是供給能量。每克碳水化合物可產生能量4千卡,人體攝入的碳水化合物在體內經消化變成葡萄糖或其它單糖參加機體代謝。每個人膳食中碳水化合物的比例沒有規(guī)定具體數量,我國營養(yǎng)專家認為碳水化合物產熱量占總熱量的60%為宜;二是構成細胞和組織。每個細胞都有碳水化合物,其含量為2%—10%,主要以糖脂、糖蛋白和蛋白多糖的形式存在,分布在細腦膜、細胞器膜、細胞漿以及細胞間質中;三是節(jié)省蛋白質。食物中碳水化合物不足,機體不得不動用蛋白質來滿足機體活動所需的能量,這將影響機體用蛋白質進行合成新的蛋白質和組織更新。因此,完全不吃主食,只吃肉類是不適宜的,因肉類中含碳水化合物很少,這樣機體組織將用蛋白質產熱,對機體沒有好處;四是維持腦細胞的正常功能。葡萄糖是維持大腦正常功能的必需營養(yǎng)素,當血糖濃度下降時,腦組織可因缺乏能源而使腦細胞功能受損,造成功能障礙,并出現(xiàn)頭暈、心悸、出冷汗、甚至昏迷;五是抗酮體的生成:當人體缺乏糖類時,可分解脂類供能,同時產生酮體,而酮體會導致高酮酸血癥;六是解毒,糖類代謝可產生葡萄糖醛酸,葡萄糖醛酸與體內毒素(如:藥物膽紅素)結合進而解毒。當然,碳水化合物的功能還不止這些。所以如果把碳水化合物,把糖類當成毒藥,那是大錯特錯了!

粗糧十全十美,細糧一無是處?
有些認可林先生的朋友可能會為林先生辯解:林先生不是反對碳水化合物,不是反對谷類,只是反對精致谷物,希望人們戒掉精致谷物。我們暫且假設林先生是這樣認為的吧。

想必在生活中也有很多人是這樣認為的,精制谷物一無是處,粗糧雜糧十全十美!

粗糧雜糧的確有它的好處,膳食纖維、礦物質和B族維生素的量遠高于精制谷物,但這并不代表大米白面就毫無可取之處,就是導致國人慢性病高發(fā)的罪魁禍首!如果真是如此,中國營養(yǎng)學會就不會提倡“谷類為主,粗細搭配”了,而是提倡“谷類為主,不吃細糧”。尤其是兒童和老人,如果粗糧吃的太多,反而不利于健康。兒童由于消化吸收能力較差,食用過多的粗雜糧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而且粗雜糧會影響鈣、鐵、鋅等礦物質的消化吸收,對兒童的生長發(fā)育不利。為此,營養(yǎng)學家建議,3歲以下的幼兒要少吃粗雜糧,如果一定想在孩子的飲食中添加少許粗糧,也應該粗糧精做,如將紅豆煮熟后磨成紅豆沙,或用加工得很細的玉米面熬粥。但每周給孩子吃雜糧不要超過2次,每次也不要超過50克。給孩子吃雜糧最好的方法是粗細糧混合,如大米和小米混合熬制的二米粥。

老年人也要注意粗糧的攝入量,老年人機體代謝率降低,消化系統(tǒng)的調節(jié)適應能力也下降。長期進食過多的高纖維食物,會使老年人的蛋白質補充受阻,脂肪攝入量大減,引起營養(yǎng)素攝入不均衡,導致營養(yǎng)不良,最終影響健康。對于老年人,最好的做法是適當食用粗雜糧,而不是完全用雜糧來替代細糧。建議每兩天一次,每次約50克,以預防便秘和補充維生素B攝入不足。

總之,視米飯、饅頭、面條為毒藥的說法太夸張,太片面,F(xiàn)代人慢性疾病高發(f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運動量太少、動物性食物攝入過多、食鹽油脂攝入量超標、蔬菜水果攝入量過少等,所以,不應把責任都歸謬于米飯饅頭等食物!
發(fā)表于: 2010-11-23 18:20:00 | 只看該作者
幸好不是,要是研究出來有積累毒性 難道還不吃飯了
Are you my Snowman?
發(fā)表于: 2010-11-26 11:12:00 | 只看該作者
最煩這些了,國學養(yǎng)生火了以后這些人就天天亂講,聳人聽聞嘩眾取寵!不能因為現(xiàn)在大家對古代的養(yǎng)生不太懂就瞎忽悠,擺明了侮辱大家的智商!
中國農資聯(lián)盟農資論壇m.eniaca.com.cn
發(fā)表于: 2010-11-26 13:10:0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 未來 的帖子

迎合某些人的心里。說米飯面食是毒藥,和說綠豆是神藥一樣無知!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發(fā)表于: 2010-11-26 19:47:00 | 只看該作者
不是說精米、白面不好,但最起碼要做到膳食合理,粗細搭配,這樣確實有利于身體健康啊。還有,綠豆也確實有解毒的功效啊,這個中醫(yī)藥典立也有啊。

快速回帖 使用高級模式(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Ctrl + Enter 快速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