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0 | 貶:0 | 收藏: 0次 | 閱讀數(shù):5390 | 回復數(shù):0
馬鈴薯濕沙層積法的催芽技術:馬鈴薯催芽一般在播種前30至40天左右進行。催芽可在陽畦、冷棚、室內、大棚和溫室內進行。陽畦催芽應在避風向陽處,東西向建床,一般苗床深0.4至0.5米、寬1.3米,北面筑一高0.5米的擋風土墻,東西兩邊各建一斜墻,床底中間龜背形,背高于底平面0.1米。苗床長度依催芽薯塊的多少來確定。一般每667平方米大田需苗床長6至8米,堆薯塊4層左右,每平方米可以堆600至800個薯塊。床底鋪一層釀熱物,以馬糞、麥秸、牛糞等為主,加適量水,含水量在80%左右(以手捏有水而不滴為宜),厚度為0.2米左右。擺種時要將薯塊切面向下排列,塊與塊之間留點空隙,擺滿后在薯塊上均勻覆蓋一層厚度為2厘米的濕潤細碎熟土,或者河沙,然后按此法在其上再擺薯塊,共擺4層左右,最后在上面覆蓋一層10厘米厚的濕潤細碎熟土,以利保墑。薯塊擺好后,在熟土上鋪一層地膜,四周壓緊,然后在苗床上擺多個斜梁,梁上覆蓋農(nóng)膜,拉緊后四周壓實,以利保溫,溫度控制在12至14攝氏度。若陽畦內溫度高,則揭膜通風降溫。當芽長至1至2厘米時,可移栽播種。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級模式(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Copyright © 2008-現(xiàn)在 中國農(nóng)資聯(lián)盟 版權所有 網(wǎng)絡經(jīng)營許可ICP證:( 鄂ICP備2022020491號 )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1202002170號 客服電話: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