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訪談:袁隆平水稻高產的關鍵因素 [復制鏈接]

二維碼

挺:0 | 貶:0 | 收藏: 0 | 閱讀數:6723 | 回復數:1

發(fā)表于: 2013-4-27 10:10:5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
跳轉到指定樓層
人們常說,吃飯靠“兩平”,一靠鄧小平,二靠袁隆平。作為“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為人類的糧食安全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4月26日下午,“應對氣候變化中國行——走進湖南”一行來到國家雜交水稻工程研究技術中心,采訪了這位為農業(yè)科學研究奮斗終身的老人。

水稻要高產 氣候是關鍵因素
  當記者問及氣候變化與雜交水稻研究的關系時,袁隆平院士指出,水稻要高產,要有“四良”。第一個是良種,品種要好;第二個是良法,栽培方法要好;第三個是良田,基礎要好;第四個就是良態(tài),氣候要好。
  “老天爺當了一半家,對于氣候,過去不是常講嘛,今年天氣好,糧食有十成收,但一般有八成收就不錯了,好比正是稻子抽穗開花的時候天天下雨,結籽率就很低,今年來個干旱明年來個澇災,這個氣候不好收成就不好,我們得順著老天爺來,按照氣候規(guī)律來做,不能背天而行!彼脴銓嵉脑挘瑸橛浾呓獯鹆藲夂蜃兓c水稻產量的關系。
  

孜孜不倦 努力實現水稻畝產一千公斤理想
  “我的夢想很快就要實現了!崩舷壬d奮地告訴記者。在2009年,袁隆平曾說過在90歲實現超級稻畝產一千公斤,這是他的理想。而這一理想,有望能提前實現。
  在記者問到第四期雜交水稻研究進展時,袁院士表示,有信心在三年的時間內完成第四期超級雜交水稻的攻關。而最初,袁隆平為他的科研團隊制定的是用5年到8年的時間來實現目標。
  “今年我們在湖南省備了5個點,外省備了3個點,其中有三四個品種在海南島試驗,我馬上就要去驗收了,畝產應該會在900公斤以上,在湖南我們寄予1000公斤的希望!
  為什么湖南水稻的產量會比海南的高呢?袁隆平解釋說,水稻的產量與當地的生態(tài)氣候有很大的關系。水稻在海南有130天生長期,而在湖南這里要150天,多了20天的生長期,它每一期的干物質就多了;同時,海南島的海拔只有17米,晝夜溫差小,晚上溫度高,呼吸消耗就多了。而湖南有海拔四五百米的地方,晚上涼白天溫度高,它的呼吸消耗就小了,產量相對會高些。所以在海南如果能達到900公斤,在湖南就有希望超過1000公斤。
  “就像我剛才問湖南海拔,長沙有30多米,我們要放到400到450米的高度去,太高了也不行,低了晝夜溫差小,要放到生態(tài)氣候好的地方去,才能攻關,后天我要跟習總書記匯報啦!痹菏啃χf。
  據袁院士介紹,第一超級稻示范田是700公斤,大面積推廣之后是550公斤,將原來的畝產量提高了50公斤。第二超級稻指標是800公斤,推廣之后是600公斤。第三期實現了畝產900公斤,推廣后畝產大概是650公斤。
  “我們原來的雜交稻畝產是500公斤,增產的糧食多養(yǎng)活了7000萬人。第三期雜交稻如果推廣到1億5千萬畝,又可以多養(yǎng)活7000萬人口。7000萬人口就是一個湖南省呢。如果第四期實現了更不得了,大面積平均有700公斤啊!痹菏繚M懷信心的說道。
  采訪的最后,在談及研究攻關中的遇到的困難時,老人家意味深長的說道:“科學試驗沒有那么一帆風順的,100次實驗中有一兩次成功就不錯了,肯定有困難,搞科學研究首先就不要怕困難,怕困難就不要去搞,要從失敗里面汲取經驗教訓,失敗是成功之母!
超級版主 發(fā)表于: 2013-5-16 22:35:20 | 只看該作者
袁院士還說了,不同的水稻品種,一定要合理密植呢,只有基本苗達到了,后期 的有效穗才有保障
“蕾豐”不是人  “蕾豐”是棉農心中的神!
一噴苗齊壯    二噴蕾鈴多    三噴桃不落


中國農資聯盟
m.eniaca.com.cn 做一個有思想的農業(yè)人  點我把你微博放在此處  點我查看微信平臺教程  點我免費發(fā)手機短信

快速回帖 使用高級模式(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Ctrl + Enter 快速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