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0 | 貶:0 | 收藏: 0次 | 閱讀數(shù):2968 | 回復數(shù):0
近兩年,有媒體宣傳很多大廠家的產品已經自成價格體系,面對諸多不利因素,他們憑著自身過硬的質量,依舊在市場上出人頭地。言外之意,走高價位路線照樣受到農民歡迎。不可否認,農民之所以舍得在一些經濟作物上高投入,使用一些高價位產品,是因為他們能因此得到相對較高的收入。但在大田作物上,像秋季用肥主要是面對冬小麥播種市場,這類的高價位產品就難以顯現(xiàn)出其優(yōu)勢,在行情低迷的大環(huán)境下這種所謂的自成價格體系被無情打破。 從2014年春季市場的實際情況來看,一些高價位產品銷量出現(xiàn)萎縮或難以推廣。像近兩年各廠家打著新概念旗號推出的高價新肥種,在大田作物上的推廣就舉步維艱,而一些中低價格的產品則成為大田作物的首選用肥。農民不再像前幾年那樣在意一畝地能多產幾十斤糧食,只要不撂荒收多收少無所謂。前些年農民對土地還比較珍視,但近兩年隨著打工收入越來越高,在土地流轉沒有開始以前,估計這種局面很難得到改變。 像某市場的品牌復合肥最高年銷量曾達到6000噸,今年春天的銷量一下子銳減到1500噸,其根本原因就是化肥零售價格太高,與同規(guī)格同含量的復合肥相比每袋高出15~20元。相反,一些價位適中、質量可靠穩(wěn)定的產品,農民的認可度越來越高。價格不是很高,收益有所保證,這樣的大路品牌才是市場的主流,這類產品的銷量才能穩(wěn)定。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級模式(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Copyright © 2008-現(xiàn)在 中國農資聯(lián)盟 版權所有 網絡經營許可ICP證:( 鄂ICP備2022020491號 ) 鄂公網安備 42011202002170號 客服電話: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