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0 | 貶:0 | 收藏: 0次 | 閱讀數:3030 | 回復數:0
說到農業(yè),就不得不提美國。美國是農業(yè)的標桿,美國是人類的燈塔,美國是地球的明珠。美國的農業(yè),是大農場。好么,很多中國人覺得,美國的大農場農業(yè),才是真正的農業(yè);美國的大農場,就代表著農業(yè)的發(fā)展方向。于是乎,從國家到企業(yè),很多大組織在投身農業(yè)的過程中,紛紛選擇了大農場的模式。結果卻又如何呢?鮮見成功案例。 好奇怪,燈塔國的方子,拿到咱們的土地上,怎么就不靈了?是不是公知們總是掛在嘴邊的體質問題又發(fā)揮了魔力?要搞清楚這個問題,咱們得先明白,這個地球上的農業(yè),到底長了個什么樣子。 在很多人對農業(yè)的認識里,總覺得農業(yè)原始而又低賤,總覺得這根本就是個“小農經濟”。如果你這么想,我只能告訴你,你說的太對了。在經濟學上,農業(yè)還有另外一個身份——唯一一個在全球范圍內,以家庭為最小生產單位,并且未見到有哪個國家大范圍的成功改變這一狀態(tài)的行業(yè)。 換句話說,全世界的農業(yè),都是以家庭為生產單位來生產的;農場大小不重要,不管是1畝地還是1萬畝地,最小生產單位都是家庭。只要不這么做,不管是大公司開設的大農場,還是國家開設的大農場,都是失敗的——可能有一個例外,就是中國的各種農墾。 當然你知道,這其實是個軍事化組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違背經濟規(guī)律而運行,不能作數的。咱們中國在這個問題上就進行了反復的嘗試突破,無論人民公社還是別的什么,都無一例外的慘敗而歸。即便現在的農墾,過的也并不舒服。 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導致了農業(yè)只能以家庭為最小生產單位呢?換言之,為什么家庭做農業(yè),比公司做農業(yè),投資回報率更高呢? 做企業(yè)做公司,甚至一切的實業(yè)和經濟活動,它的本質是什么?其實很簡單,一句話就能說清楚:將無形資產整合到有形資產中,使得有形資產增值。其中的物理學邏輯是這樣的:宇宙中的物質有三種存在形態(tài)——質量、能量和信息。三者之間可以相互轉化。對于人類的經濟活動而言,最底層的邏輯就是,將能量和信息注入質量,使得質量升值。比如說蓋房子,就是把一堆散亂的物質——磚頭,注入能量和信息——按照一定的方式碼放起來,從而實現了物質的升級——磚頭變成了房子。大家可以去想其他的行業(yè)是不是如此,其實,概莫例外。農業(yè)也是一樣。 什么方式能讓能量和信息以更高的效率注入物質,什么方式就會取得商業(yè)上的勝利。 某些公司+農戶的生產方式,就是讓能量和信息以更高的效率注入物質的農業(yè)模式之一。這些公司給當地政府和農民宣講的時候,總是說自己能給當地帶來就業(yè),能讓農民掙更多的錢,能給農民提供小豬崽和養(yǎng)殖技術,反正就是我是活雷鋒,一個農民和我簽約,我?guī)湍闳抑赂。其實這些都不是核心。 當公司與一個農民簽約之后,給公司養(yǎng)豬的可不是這一個農民,而是農民的全家啊!新希望們真正的核心是,一個農民和我簽約,全家?guī)臀腋苫。新希望只需要付出大約一個農民勞動力的價格,就可以獲得一個家庭——至少3個勞動力的無形資產,同時還不交保險和公積金。這樣的商業(yè)模式當然是賺錢的。如果新希望、六和的企業(yè)和農民家庭里的每一個成員簽約,放心吧,公司一定會賠錢虧損的,更不可能做到中國農業(yè)一哥的位置。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以家庭為生產單位的農業(yè)勞動力,是不計人力和精力成本的。你可曾聽說哪個農民種著自己的地,除草除到第8個小時就下班回家明天接著來的案例?全都沒有。這樣的無形資產的轉移效率,必然高過其他組織模式。 大農場采用公司化的運作,將農民招聘成自己的員工,就更不可行。農業(yè)必須以家庭為最小生產單位,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農業(yè)有一個不得不完成的任務——常態(tài)化的危機情況處理。 比如說,你是個東北農場老板,在上海出差。天氣預報說,今天晚上可能會有冰雹。那你必須把農田里的防雹網趕快拉起來。這時候,找第三方公司是來不及的——所有人都在找他們。如果讓員工去執(zhí)行會產生什么情況呢? 英國施美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833820276 13455692127 李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級模式(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Copyright © 2008-現在 中國農資聯盟 版權所有 網絡經營許可ICP證:( 鄂ICP備2022020491號 ) 鄂公網安備 42011202002170號 客服電話: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