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談被化肥喂瘦了的土壤 [復制鏈接]

二維碼

挺:0 | 貶:0 | 收藏: 0 | 閱讀數(shù):4063 | 回復數(shù):0

發(fā)表于: 2015-4-29 10:32:3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
跳轉到指定樓層

  

       這是2014年5月的一期焦點訪談,新聞類的節(jié)目往往都比較直接,一針見血的指出了我國農業(yè)種植的一個嚴重問題,長年累月過量施用化肥導致的土壤板結,鹽漬化,酸化,地力衰竭還有土壤,水源和大氣的污染,還拿一個山東的小麥種植戶來舉例,他常年施用單質化肥和復合肥,近年來化肥用的越來越多,以前一畝地用100斤,現(xiàn)在用200斤300斤產量卻沒有增加多少,而且土地的板結越來越嚴重。在給出一些數(shù)據(jù)后提出了一個解決方案,測土配方施肥。就是根據(jù)土壤的需要來施肥,首先農業(yè)部的技術人員區(qū)按照規(guī)定的面積取土壤樣品,拿去實驗室化驗,根據(jù)化驗結果來配比氮磷鉀的含量,俗話說就是缺什么元素補什么元素。其實這個很好理解也很好實施,而且測土配方這幾年一直是熱門話題,可為什么土地沒有得到改善呢?

       實際情況是有些企業(yè)也把這個事情作為企業(yè)的宣傳口號,打著測土配方施肥的幌子去忽悠農民,完全不負責任的推銷自己的產品結果土壤越使越壞。農作物病蟲害重茬越來越嚴重,測土配方施肥完全可以解決的事情為什么就沒有落到實處呢?有些基層政府部門也做作為政績和形式的形象的工程和撈錢的手段。測土配方施肥絕對是好東西,我認為它推廣不好有一些原因。

        第一,我國的大規(guī)模種植還比較少,種植戶分散種植的作物不一樣,而且用肥的習慣不一樣,這就導致了土壤差異化,檢測的數(shù)量是巨大的。目前測一個土樣, 實際費用從三四百到一千不等,節(jié)目中的農民說道:“說心里話,我是不會出這個錢的。”目前國家也不承擔這個費用,那只有企業(yè)自己來了。由于化肥價格透明,這部分資金無論對于企業(yè)還是對于經銷商,都很難直接轉嫁到化肥價格上。第二,這種化驗室并非各地都有。測土后根據(jù)結果再組織原料采購、肥料的生產再發(fā)運到經銷商手中,最終達到農民手里,這個時間沒有一個月是搞不定的,所以99%的企業(yè)都在靠這種噱頭進行宣傳而非實實在在的搞什么測土。第三,當然也有企業(yè)購買了測土儀器,但多數(shù)是給些種田大戶和在土地流轉較快的地區(qū)使用,普通的散戶農民根本就用不到。節(jié)目中最后提到了中化的智能配肥機一樣,帶著一些廣告噱頭,測土儀檢測完把結果輸在機器上就能制作出肥料。這種機器還沒有普及,說到底還是因為價格,一個測土儀幾千元,一個配肥機十幾萬誰來承擔這個費用?

       大量元素肥在過去現(xiàn)在將來一直是糧食安全的重要保證,那么對于作物品質和土壤我個人認為是治標不治本的,農戶們可能還了解的不全面,但咱們農資人都知道除了大量元素肥料另外三個起決定性因素,中微量元素肥+有機質+微生物,做好這四個方面莊家就能長好。可節(jié)目中對于另外三個方面一筆帶過。

       首先說有機質,那個小麥種植戶說:原本用100斤的化肥現(xiàn)在已經用到了200斤甚至300斤,不僅不增產而且還減產,如此則證明——我們的土壤缺乏的不是“肥力”,真正缺乏的而是“地力”!而缺乏地力的根本原因則在于缺乏有機質。 現(xiàn)在肥料發(fā)酵飼料發(fā)酵技術越來越好,一些工農業(yè)生產后的廢棄物和畜禽糞便都可以進行有效充分的發(fā)酵,然后再用作有機肥施入耕地,這樣就增加了土壤有機質,為改良打好了基礎。那么光有有機質能不能改良土壤?可以的,不過有機肥釋放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且用量較大,有機肥里的有益復合菌也相對較少。這就需要另一樣東西來輔助,金寶貝微生物菌劑,含量可以達到5億/克,短時間內便可明顯改善土壤板結,重茬,固氮溶磷解鉀,不僅可以提高化肥的利用率還可以提高作物的品質及抗逆性。中微量元素肥。這是對應大量元素來說,鈣鎂硫鐵鋅硼銅等等,螯合態(tài)是比較主流的。

        總結一下,想要讓土壤變得更好,就大量使用生物有機肥和微生物菌劑吧。



快速回帖 使用高級模式(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Ctrl + Enter 快速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