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栽培簡述2 育苗 西瓜育苗可提前播種,提早成熟,提早供應;可充分利用時間、空間,延長生長期,促進二茬瓜生長,延長供應期;西瓜育苗可集中管理,省工、方便,抗氣象災害、病害能力較強,并可避免地下害蟲危害,最有可能培育優(yōu)質壯苗,充分發(fā)揮壯苗增產增收的作用。因此,培育適齡壯苗是西瓜優(yōu)質、高產的關鍵。 冷床育苗 冷床育苗主要靠太陽輻射為能源,建造容易,耗能少,成本低,管理方便,適于大面積應用。但易受天氣和環(huán)境條件限制,播種不宜過早。冷床育苗既可直接采用平畦小拱棚薄膜覆蓋,也可采用陽畦育苗。尤以后者應用最多。 1. 床址選擇 床址應選擇在背風向陽,地勢高燥,受光良好,水源較近,且有10年以上未種過瓜類作物的地塊。據此,苗床可建在寬闊的農院,也可建在瓜田附近,以便管理。 2. 劃定苗床面積 西瓜育苗多采用7X7平方厘米營養(yǎng)缽育苗,這樣每平方米苗床育苗200株,按每公頃栽種15 000株,再加上20%預備苗計算,每公頃需育苗床90平方米。一般苗床寬1.2~1.5米,長7米為宜,每畦可供約0.07公頃瓜田用苗,并保證挑選優(yōu)良壯苗之用。 3. 建造苗床 苗床應坐北向南,東西延長,先整平畦面,后在北側架設1.5~2米高風障,風障材料宜就地取材,玉米秸、高粱稈、蘆葦、稻草等均可。建造苗床時,先壓實地面,然后根據苗床大小劃線挖土。苗床深18~20厘米,苗床底部要鏟平,床壁順直,床土要夯實。采用壘砌法夯實床框,一般北框高 35~40厘米,南框高15~20厘米,東西框與南北框自然相連,呈南低北高斜坡。苗床建好后,在其上架設竹竿,后鋪設塑料薄膜,壓緊壓實,烤地備用。為加強防寒保溫作用,夜間再覆蓋草柵,薄席或棉被,防止冷風侵襲,減少熱量散失。 4. 床土配制 床土也叫營養(yǎng)土或培養(yǎng)土,是為了滿足苗期幼苗生長發(fā)育對土壤礦質營養(yǎng)和水分的需求而特異配制的。培養(yǎng)土要求疏松透氣,保水保肥力強,富含各種養(yǎng)分,無病蟲害。一般用田土和有機肥料配制。田土應是多年未種過西瓜田里的肥沃表土;有機肥料則用腐熟的豬圈糞、羊圈糞、雞圈糞等優(yōu)質圈糞。各地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田土與各種有機肥應事先備好,并曬干,搗細,然后用2分孔徑的鐵篩子分別過篩,按所需比例充分調勻。營養(yǎng)土配制因土質、肥料種類、肥料質量不同,比例可適當調整。若營養(yǎng)土過于松散,應適當添加粘土,相反,若偏粘,則加細沙或腐熟稻殼較好。為促進幼苗生長迅速,每立方米營養(yǎng)土加過磷酸鈣1公斤,硫酸鉀0.5公斤。為防治地下害蟲地蛆、蠐螬等危害,可將50%鋅硫磷1000倍液噴灑于營養(yǎng)土上并充分拌勻。 5. 營養(yǎng)土塊及營養(yǎng)缽的制作 營養(yǎng)土塊又稱營養(yǎng)土方,制作方法為:先在苗床底部撒草木灰或河沙,以利日后起苗方便,后填充營養(yǎng)土,厚度為9~12厘米,踏實、耙平。播前澆透水,當水滲后,按7X7或8*8厘米切成小方塊,縫隙間撒些細砂土或草木灰,防止土方重新粘接。方塊切好后可直接在中間播種。該法簡便省工,經濟實用。但移栽時易散坨傷根,定植后緩苗較慢。 為克服營養(yǎng)土塊的不足,近年來各地廣泛使用營養(yǎng)缽。北京塑料廠、石家莊塑料廠、無錫塑料廠等均推出各種規(guī)格的育苗用塑料缽。其形如花盆,上大下小。西瓜育苗多采用高l0厘米左右、上口內徑7~l0厘米左右的營養(yǎng)缽。塑料缽雖一次投資較大,但可連續(xù)使用多年,便于運輸,育苗效果好,適于系列化育苗及工廠化育苗。此外,農家就地取材,用廢舊報紙制作營養(yǎng)紙袋,效果也較好。做法是:用盛500毫升生理鹽水的瓶子做模,滾粘成直徑8厘米、高10厘米的紙簡。播種前一天將配制好的培養(yǎng)土裝袋,紙袋應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碼齊擺緊,袋間縫隙填充濕細土,后用噴壺灑透營養(yǎng)土,再蓋—上塑料薄膜,密閉增溫,等待播種。 溫床育苗 溫床育苗按熱源不同分釀熱物加熱、煤火加熱、電熱等不同方式,其中尤以電熱溫床和釀熱溫床應用最多。 1. 釀熱溫床 溫床建造與冷床相同,長寬也相仿,深度較深,達50~60厘米。床坑底部挖成南深北淺,中間凸起,似半圓形,以便近南北墻二側填充釀熱物較厚,從而保證整床土溫一致。釀熱物多用70%新鮮騾馬糞與事先粉碎好的 30%麥秸或稻草,填充厚度為30~35厘米左右,每平方米床面需新鮮馬糞65公斤,麥秸或稻草為30公斤左右。北方寒冷地區(qū)及氣溫較低季節(jié)適當厚些,反之稍薄即可。具體填充方法為:播前一周,在床四角各立一根30厘米長玉米秸作填充釀熱物厚度標尺,以床長7米、寬1.2米、釀熱物厚度30厘米的苗床為例,約需新鮮馬糞650公斤,麥秸為300公斤,溫水為 200公斤。馬糞和麥秸各分二層踩入,最上層應是馬糞。即先 ((此處有圖4-1釀熱溫床剖面圖)) 將所需麥秸總量的一半,約150公斤鋪入床坑底部,噴灑所需溫水總量的1/5,約40公斤,噴水要均勻,以濕透麥秸厚度的1/3為宜。接著鋪一層馬糞,也為總量的一半即325公斤,再噴灑溫水40公斤,噴水量以腳踩馬糞層、鞋印微出水為宜,然后用腳全面踩一遍。其上再鋪剩余麥秸,再噴40公斤溫水,最上層鋪入另一半馬糞,并將剩余80公斤水噴灑于馬糞上。釀熱物含水量65%~70%較宜。填充完畢,畦面整干,踏實,上覆蓋2~3厘米土,撒入25%敵百蟲粉與土拌勻,防止地下害蟲為害。釀熱物鋪好后蓋上塑料薄膜,密閉4~5天,增溫保溫,當床內溫度穩(wěn)定在25~30°c時即待播種。釀熱物不宜踩得過實,否則溫度上升慢,影響正常育苗;若裝缽前床內溫度過高,可踏緊踩實,當溫度穩(wěn)定時再裝缽播種,若播后床溫過高,可在苗床兩端各插入直徑4~5厘米粗的空心竹管或硬塑料管,然后用水壺向管內灌入適量冷水,以降低溫度,但一次灌水量不宜過多,以防降溫過度。 2. 電熱溫床 電熱溫床主要靠電熱線對苗床加溫,其可自動調控,保證溫度、均勻,安全可靠,省工省力,出苗整齊、健壯。在電力有保障的地區(qū)應用非常方便。苗床可直接采用陽畦,也可在塑料大、中棚及日光溫室栽培床上就地鋪設電熱線,其上再復扣小拱柵,增溫保溫效果更佳。因此,后者應用更為廣泛,首先挑選電熱線。目前多選用北京電線廠生產的 NQVN0.89農用電熱線,每根長160米,功率為l 100瓦和上海農業(yè)機械研究所實驗廠生產的DV系列電熱線,長度為 60~120米,功率為800~1 000瓦。具體應根據苗床面積選擇電熱線,確定其功率。北方地區(qū)每平方米苗床功率80~90瓦;南方60~70瓦即可。西瓜育苗宜選用電壓為220伏,電流 4安,功率800瓦,長度100米的紅色或黃色電熱加溫線。布線前,按苗床長度和寬度計算好100米長的電熱線在苗床內布線行數和布線間距,布線間距一般為8~10厘米。以7米長、1.2米寬苗床為例,布線間距平均8.5厘米計算,可布14行。為保證苗床溫度均勻,布線時邊緣兩條線的間距可適當縮小2~3厘米,中間間距適當大些。具體布線方法為:先將一些長10厘米、粗0.8厘米小木棍按計劃好的間距,在苗床兩端插至木棍離地面僅剩1厘米左右為止。然后先從苗床一端開始,將電熱線的一頭固定在木棍上,將線拉到苗床另一端,繞過邊角上兩個木棍后再拉回來掛住兩根木棍,如此反復進行數次,直到布線完畢(圖4-2)。布線時要求電熱線拉緊拉直,小得交叉、重疊和扎緊使用,兩頭引線應留在苗床的同一端,便于連接電源。線布好后,上蓋2厘米厚細土,覆土時應將引線留在外面,接頭須埋入土中。接通電源,檢查通電是否正常。若正常,可切斷電源,在苗床內裝營養(yǎng)缽以備育苗。播前接通電源,溫度升至30℃時即可播種。育苗完畢,從土中取出電熱線,注意要輕輕抽出,禁止硬拔硬拉,更不可用鋤鏟挖掘,以免斷線或破壞絕緣,影響使用。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級模式(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Copyright © 2008-現在 中國農資聯盟 版權所有 網絡經營許可ICP證:( 鄂ICP備2022020491號 ) 鄂公網安備 42011202002170號 客服電話: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