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73cd8fa0d49a4f3e6633966c052d269.jpg (61.55 KB, 下載次數(shù): 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3-29 11:59 上傳
0bba29f51f20ba41b39e0d3e0c72f073.jpg (102.79 KB, 下載次數(shù): 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3-29 11:59 上傳
982c44de223e40cd5340505db058e225.jpg (59.36 KB, 下載次數(shù): 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3-29 11:59 上傳
26a79b1447a4ac45c60407a65e6c8a83.png (25.45 KB, 下載次數(shù): 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3-29 11:59 上傳
1、節(jié)節(jié)麥
節(jié)節(jié)麥幼苗暗綠色,基部淡紫紅色;幼葉初出時卷成筒狀,展開后成長條形;葉舌(注1)薄膜質(zhì),葉鞘(注1)邊緣有長纖毛;葉片狹窄且;根上的種子是蛹狀,其它雜草種子類似麥粒,但比麥粒秕瘦;根莖處彎著生長,俗稱“打彎兒”。
995101ee6eced91959ea29402b61679b.jpg (86 KB, 下載次數(shù): 1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3-29 11:59 上傳
939552fbe0ea87c6ab735644a74e4559.jpg (100.27 KB, 下載次數(shù): 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3-29 11:59 上傳
2、雀麥
雀麥幼苗基部紅褐色,有白色絨毛,葉面細窄,葉緣和葉鞘(注1)都有絨毛;第一片真葉呈帶狀披針形,長3-4厘米,寬1毫米,先端尖銳,有13條直出平行脈(注2)。
dc33986aacc7e8e3010ee96b10726d9c.jpg (228.1 KB, 下載次數(shù): 1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3-29 11:59 上傳
179f27753b3b0449e4f2a90db518fabe.jpg (89.16 KB, 下載次數(shù): 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3-29 11:59 上傳
021d92f6e2443e8bb01db2321c7ce8dc.jpg (59.31 KB, 下載次數(shù): 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3-29 11:59 上傳
f3f4d85c3b65cd18c840c13d9f45faec.jpg (393.79 KB, 下載次數(shù): 1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3-29 11:59 上傳
ff77a29fd25af2457e5a5fb0e60b6b59.jpg (391.77 KB, 下載次數(shù): 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3-29 11:59 上傳
3、野燕麥
野燕麥幼苗的根莖處發(fā)白、表明被柔毛,無葉耳(注1),葉面稍寬,葉片逆時針生長;葉緣有側(cè)生銳毛;葉舌不規(guī)則齒裂;葉鞘有毛;第一真葉長3-9厘米,寬3-4.5毫米,先端急尖,有11條直出平行脈。
5027ef75c7d1598fa8fa375d90b1f19b.jpg (114.15 KB, 下載次數(shù): 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3-29 11:59 上傳
35b9cb0d3fbe31b3161dd0d90abddb6f.jpg (86.19 KB, 下載次數(shù): 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3-29 11:59 上傳
c0d1d9332310432b0ef17c80250ffb54.jpg (135.6 KB, 下載次數(shù): 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3-29 11:59 上傳
4、看麥娘
看麥娘和日本看麥娘幼苗期非常相近,主莖和分枝簇生,向四周匍匐生長,并在節(jié)間處生有不定根;基本莖桿和葉鞘呈紫褐色;真葉線性,僅有3條直出葉脈,第一真葉頂端圓鈍,第二和第三真葉頂端尖銳;葉舌膜質(zhì)透明呈劍形,沒有凹痕。
62cb4cab64f2084a6a5e731bcc1dfbeb.jpg (411.5 KB, 下載次數(shù): 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3-29 11:59 上傳
487a02ec64f81843497af1f9b85e5286.jpg (36.18 KB, 下載次數(shù): 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3-29 11:59 上傳
5565c6a03564f46783b8609119f5b051.jpg (108.71 KB, 下載次數(shù): 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3-29 11:59 上傳
6fbdd7e51ff0c18bf69a59f0c8f9787f.png (21.56 KB, 下載次數(shù): 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3-29 11:59 上傳
4a0f9f1a33a8da86b6b94fa54d7c244d.jpg (95.48 KB, 下載次數(shù): 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3-29 11:59 上傳
eacdbfbb0ae79d7b7d0eadd73c536896.jpg (120.57 KB, 下載次數(shù): 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3-29 11:59 上傳
5、菵草
菵草幼苗的第一片真葉長1.5-2.2厘米,寬0.6-1毫米,先端銳尖,有3條直出平行脈;葉舌三角狀,透明膜質(zhì),頂端有1深裂;無葉耳;葉片與葉鞘均無毛;第二片真葉有5條直出平行脈。
7ae80d5d140f4a6434f5309de254a49f.jpg (90.43 KB, 下載次數(shù): 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3-29 11:59 上傳
ae320d4f07c3c4d28d6c1df945db13ff.jpg (80.68 KB, 下載次數(shù): 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3-29 11:59 上傳
6、硬草
第一片真葉長1.9厘米,寬0.8毫米,先端銳尖,有3條直出平行脈,有2-3齒裂的葉舌,無葉耳,葉片與葉鞘均無毛。
d3376313fb9fbe60aa52d2705f080f3b.jpg (67.6 KB, 下載次數(shù): 1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3-29 11:59 上傳
小麥田除草首先要識別出雜草的類型才能對癥下藥,如雀麥、節(jié)節(jié)麥多的地塊就應(yīng)該用甲基二磺隆和氟唑磺隆以及這兩種成分的復配,而用炔草酯效果肯定不好;菵草爆發(fā)的地塊,應(yīng)該用炔草酯及其復配的試劑,單用甲基二磺隆效果不行;野燕麥、日本看麥娘,最好就用炔草酯和甲基二磺隆及這兩種成分的復配,用氟唑磺隆肯定達不到除草效果等等。
根據(jù)草相選擇了正確的除草劑,必定事倍功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