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我國小麥正由南向北開始成熟收割,湖北、河南、安徽等地小麥主產(chǎn)區(qū)已經(jīng)陸續(xù)收割上市。新小麥有什么儲存好方法呢? 小麥儲存兩要點 【嚴格控制水分】由于小麥吸濕性能力強,儲藏應注意降水、防潮。應充分利用小麥收獲后的夏季高溫條件進行曝曬,使小麥水分控制在12.5%以下,再行入庫。小麥入庫后則應做好防潮措施,并注意后熟期間可能引起的水分分層和上層“結(jié)頂”現(xiàn)象。【高溫密閉儲藏】小麥趁熱入倉密閉儲藏,是我國傳統(tǒng)的儲麥方法。通過日曬,可降低小麥含水量,同時在曝曬和入倉密閉過程中可以收到高溫殺蟲制菌的效果。對于新收獲的小麥能促進后熟作用的完成。由于害蟲的滅絕,小麥含水量和帶菌量的降低,呼吸強度大大減弱,可使小麥長期安全儲藏。 三種儲存好方法 1、三熱密閉法即麥熱、缸熱、物料熱。選擇晴朗高溫天氣,在上午9時左右將水泥場曬熱后,先把小麥薄攤到曬場上(厚度以1厘米左右為宜),再把壓蓋小麥的物料(棉被、毛毯、舊麻袋等)搬出晾曬,要用敵敵畏或防蟲磷噴灑消毒。小麥要勤翻,每小時至少用木锨翻動一次,使麥溫達到46-50℃,水分降到12.5%以下,于下午3時前后聚堆,熱悶半小時,趁熱放進經(jīng)晾曬處理的缸。再用經(jīng)過消毒的物料進行壓蓋,然后用薄膜密封缸口,用繩扎緊,不得漏氣,使缸內(nèi)的麥溫達到40℃以上,保持8-10天,殺死未死的卵、蛹、幼蟲及成蟲,從而達到聚熱殺蟲的效果。 2、缺氧保管法 小麥缺氧儲存,主要是利用其后熟期長及入缸糧溫高、呼吸旺盛的特點,在小麥進缸密閉的情況下進行的一種自然缺氧保管方法。缸內(nèi)的氧氣隨著小麥和害蟲及微生物的呼吸而逐漸減少,5-10天即能使氧氣濃度降到2%-5%,二氧化碳濃度增加到40%-50%.保持一定時間可使害蟲窒息死亡。但應注意,小麥水分應控制在標準之內(nèi)(小于12.5%),平均糧溫30℃以上。 3、化學保藏法 對入缸的小麥,在密閉性能較好的情況下可采用磷化鋁化學藥劑保藏,或用低氧、低藥劑量儲藏,也可用防蟲磷同小麥攪拌儲存,以杜絕害蟲和霉菌的繁育,提高儲糧的穩(wěn)定性。對于靠自然缺氧達不到防治目的的小麥,用化學保藏最為適宜。投藥法即用紗布把藥片包緊放入糧堆內(nèi)即可。此法適用于長期儲存,一般用磷化鋁片劑每噸3-5克即可,費用1元左右。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級模式(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Copyright © 2008-現(xiàn)在 中國農(nóng)資聯(lián)盟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絡經(jīng)營許可ICP證:( 鄂ICP備2022020491號 )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1202002170號 客服電話: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