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安全三大隱患:調和油轉基因過度精煉 [復制鏈接]

二維碼

挺:0 | 貶:0 | 收藏: 0 | 閱讀數:2951 | 回復數:1

發(fā)表于: 2011-5-31 10:04:3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
跳轉到指定樓層
食品行業(yè)直接關系到消費者的身體健康,然而近年來,我國食品安全警鐘頻鳴,食用油作為食品的一大種類,安全問題也屢屢見諸報端。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食用油的安全事故,記者追根溯源,詳細剖析食用油安全的三大隱患!
  近年來,我國食品安全事故頻發(fā),從毒奶粉到蘇丹紅,從染色饅頭到瘦肉精,再到食用油的重金屬超標,每一個案例的曝光都是以廣大消費者的身體健康,甚至生命安全作為代價。食品安全問題成為了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問題。
  植物油作為常用食品的一種,相對消耗量較大,消費頻率較高,食用油的安全,也是消費者最為關注的食品安全問題之一。
  過度精煉的植物油
  植物油精煉的過程一般包括脫膠、脫酸、脫色、脫臭和脫蠟,以過濾有害物質,消除不良氣味,提高油的品質。
  中國糧油學會油脂分會會長王瑞元指出, 在糧油加工的原料中,除了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三大營養(yǎng)素外,還富含其他多種營養(yǎng)物質、微量元素和生理活性物質,這些營養(yǎng)成分對人體健康十分有益。但遺憾的是,由于過度加工,這些營養(yǎng)成分流失嚴重,有的在成品糧油中的含量已微乎其微。
  過度加工不僅會造成糧油產品營養(yǎng)素的嚴重流失,同時還會給糧油產品帶來一些不安全性,要警惕過度加工給糧油產品帶來的安全隱患。例如,在油脂加工時,油脂在脫臭過程中的高溫過度精煉,會產生一定數量的不利于人體健康的反式脂肪酸等有害物質。“過度精煉的食用油,就像把果汁加工成了純凈水!币晃粯I(yè)內人士告訴記者。
  “不知從什么時候對油的要求是顏色越淡越好,或許是出于感官的認知,人們在選擇食用油時下意識地認為油色越透亮,油的品質就越好!睒I(yè)內一位專家告訴記者,“產品質量好、精煉程度高的食用植物油應澄清、透明、不含任何雜質,但是應該具有該品種特有的色澤。消費者的認知應該是對專家意見的一種誤讀造成的!
  “現在食用油的顏色越來越淡了,主要是在脫色的工序中使用了活性白土的緣故。”王瑞元稱,業(yè)內專家一致決定將修改有關脫色的標準,植物油顏色不必太淡,以使之更符合健康需求。
  據介紹,活性白土本身有吸附重金屬離子的作用,但是如果工序不當,在進行脫色時,其吸附的重金屬離子就有可能溶解在油脂里,從而影響消費者健康。然而一些企業(yè)為了迎合消費者錯誤的認知,卻往往過度精煉,不僅造成大量營養(yǎng)的流失,而且非常容易產生反式脂肪酸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成為食用油安全的隱患。
  偏離軌道的調和油
  調和油誕生的初衷是避免常吃單一品種食用油的缺陷,通過科學實驗推出的一個營養(yǎng)豐富的新品種。然而,誰也沒有想到,這個油種卻成了食用油安全一大隱患。
  由于缺乏國家標準,特別是沒有對調和油配料比例的統一要求,調和油的配料和比例由企業(yè)自己來決定,比如花生調和油,其中的花生油到底有多少,只有企業(yè)自己知道。
  山東聊城某油脂企業(yè)負責人向記者透露,一些花生調和油、茶籽調和油,其中純花生油和純茶籽油的比例不到5%,其余都是用的棕櫚油等價格比較低的油種。這位負責人甚至認為,國內棕櫚油價格不斷上升,調和油對其需求量的不斷增加也是原因之一,調和油調出的不是健康,是暴利!這樣的食用油以較低的價格大量投入市場,價格優(yōu)勢凸顯,不明就里的消費者也因價格便宜更愿意購買,這直接導致其他企業(yè)不得不用同樣的手段搶占市場,最終形成劣油驅逐良油的困境。
  記者了解到,調和油一旦勾兌完成,要通過檢測儀器來分辨出添加了什么油、成分是多少,難度非常大。據業(yè)內人士介紹,調和油不像純食用油,純食用油摻了一點別的油都可以檢測出來。但調和油卻不是這樣,由于各種油的脂肪酸結構組成差別并不大,對調和油只能檢測出特定油種有還是沒有,具體比例很難檢測,正因為如此,長期以來調和油的比例成了企業(yè)的秘密,而廣大消費者并不知情。
  2009年1月6日,北京市質監(jiān)部門曾經查處曝光了3家食用油摻香精的不法企業(yè),在生產的花生芝麻調和油中加入了芝麻油香精、花生油香精、花生油專用色素等禁用添加劑。2010年5月,中國質量萬里行的記者曝光,在山東一家年產量千萬斤的油脂廠,竟然用棉籽油和大豆油加入花生油香精進行隨意勾兌。廠家再隨意貼上花生調和油、大豆調和油標簽銷往各地,引起社會強烈反響。
  資料顯示,中國人食用油消費量在28年中增長了4倍多,經過修訂后的國標《食用植物油衛(wèi)生標準》也已于2005年10月1日起開始正式實施,同時已經實施的還有《食用植物油衛(wèi)生標準的分析方法》、《食用植物油銷售包裝》等配套的國家標準。但對于調和油,目前則還沒有相應的國家標準。
  我國的《食用植物調和油》國家標準從2005年開始制定,多次公開征求專家和企業(yè)的意見,但至今也未出臺。而消費者在選擇調和油時,很難依據每種物質的具體含量和所占比例來選擇產品。
  一位曾經參與標準化制定的人士告訴記者,目前,調和油一直采用的是企業(yè)自家的標準,即使發(fā)現問題,責令企業(yè)召回也已經在市場流通一段時間,根本原因還是產品標準缺失。
  上述人士建議,有關部門應該盡快完善調和油的國家標準,并引入競爭機制,提高標準化的制定效率,推動食用油市場的食品安全體系建設。
  成為謎團的轉基因油料
  提到食用油安全,不得不提到轉基因原料的問題,油脂行業(yè),特別是大豆油行業(yè),轉基因大豆大量使用已成事實,然而,關于轉基因作物對人體是否存在危險,國內外的科學界一直沒有定論。
  支持者認為,現在市場上流通的一些轉基因農作物,都是通過大量實驗證明安全無害的,而轉基因作物的種植可以減少勞動成本,增加產量,是解決糧食問題的根本之道。反對者則認為這是一些企業(yè)為追逐商業(yè)利益故意隱瞞實驗結果,他們實驗的結果恰恰是相反的,雖然轉基因作物有防蟲高產等優(yōu)勢,但其對人體存在未知的風險,在沒有可靠的依據前不應該大面積投入種植。
  2009年12月一期《生物科學國際期刊》上發(fā)表的研究結果表明,三種孟山都公司的轉基因玉米能讓老鼠的肝臟、腎臟和其它器官受損。三種轉基因玉米品種,一種設計能抗廣譜除草劑,另外兩種含有細菌衍生蛋白質,具有殺蟲劑特性。這項研究利用了世界最大的轉基因種子生產商孟山都自己的原始數據。
  在一些相對保守的國家和地區(qū),比如歐盟,因為科學家無法提供證據證明轉基因作物確實無害,因而嚴格地限制轉基因作物的種植和進口。但在美國等國家,因為反對者同樣無法提供證據證實轉基因作物有害,政策一直傾向于推廣轉基因作物。
  我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曾公開表示,政府應該特別慎重批準轉基因植物商業(yè)化。他的理由是,科學家不能完全預知對生物進行基因改造,有可能導致何種突變。
  “雖然實驗非常成熟,但其對人類可能造成的影響,或許要在未來幾代人后才顯現!痹∑秸f。
  但不久前他在接受采訪時也認為今后利用生物技術開展農作物育種是農業(yè)科技的發(fā)展方向和必然趨勢,轉基因技術是分子技術中的一類,因此必須加強轉基因技術的研究和應用,沒有技術就沒有地位。
  在墨西哥賈帕斯倍倫克的一座建于公元432年的廟宇里,遺留著當地老人吸煙的石雕,然而直到現代人們才發(fā)現煙草含有致癌物質,對于我們現階段知識還不能完全破解轉基因謎題,謹慎對待轉基因技術才是明智之舉。
中國農資聯盟農資論壇m.eniaca.com.cn
發(fā)表于: 2011-5-31 14:24:10 | 只看該作者
現在去超市,心驚膽戰(zhàn),懷念兒時的菜籽油,還是小時侯幸福!

快速回帖 使用高級模式(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Ctrl + Enter 快速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