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批準登記的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品種38個,共587個產品,涉及280個農藥生產企業(yè),主要品種包括復硝酚鈉、蕓苔素內酯、多效唑、乙烯利、氯吡脲、赤霉酸、萘乙酸、吲哚丁酸等。從全國登記情況看,40%乙烯利水劑有42家企業(yè)登記在香蕉上,主要用于催熟;0.1%氯吡脲可溶性液劑有14家企業(yè)登記,主要登記在黃瓜、西瓜、甜瓜、獼猴桃、葡萄、枇杷、臍橙等作物上,用于提高座果率、果實增大和增產。據(jù)省植保總站統(tǒng)計,廣東省每年使用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約220噸,僅占農藥銷售總量的0.3%,使用量較大的品種有:多效唑、蕓苔素內酯、乙烯利、復硝酚鈉、赤霉素等。 與會專家指出,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一般在作物上使用劑量極低,不會對農產品質量安全造成危害。同時,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在使用技術上要求十分嚴格,超劑量使用或使用劑量不夠不但難以達到理想的調控作物生長效果,甚至會影響農作物的正常生長。 歸屬農藥需求量大。事實上,雖然專家紛紛辟謠,但相關農產品的市場價格依然大受影響。不少消費者擔心,農民用藥水平極低的情況下,不可避免會存在濫用的情況。 據(jù)了解,根據(jù)《農藥管理條例》規(guī)定,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屬農藥管理的范疇,依法施行農藥登記管理制度,凡在我國境內生產、銷售和使用的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必須進行農藥登記。在申辦農藥登記時,必須進行藥效、毒理、殘留和環(huán)境影響等多項使用效果和安全性試驗,特別在毒理試驗中要對所申請登記產品的急性、慢性、亞慢性以及致畸、致突變等毒理進行全面測試,經國家農藥登記評審委員會評審通過后,才允許登記。 但有業(yè)內人士透露,在生產層面上,一些小企業(yè)甚至都未取得相應的農藥登記就已規(guī)模生產并將產品往外銷售。與此同時,在零售市場上,膨大劑、催紅劑、甜味劑等各類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的需求卻日益旺盛。許多農戶在種植西瓜、獼猴桃、草莓、葡萄的過程中均需要借助此類植物生長激素達到增產的目的。例如,在一些膨大劑的包裝袋上就能看到這樣的標語:可膨大果實達20%-300%,早熟10-15天,增糖0.5-2度,增加果實硬度20%-30%,提高售價10%-20%。面對一袋售價僅2-3元的膨大劑,卻能達到如此這般的效果,農戶確實很難抵擋“誘惑”。對此,專家認為,安全使用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需要大力監(jiān)管生產和流通銷售環(huán)節(jié)。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級模式(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Copyright © 2008-現(xiàn)在 中國農資聯(lián)盟 版權所有 網(wǎng)絡經營許可ICP證:( 鄂ICP備2022020491號 )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1202002170號 客服電話: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