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條、借條和收條法律效力大不同 [復制鏈接]

二維碼

挺:0 | 貶:0 | 收藏: 0 | 閱讀數(shù):7144 | 回復數(shù):1

聯(lián)盟版主 發(fā)表于: 2013-3-26 10:53:1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
跳轉(zhuǎn)到指定樓層
欠條、借條和收條法律效力大不同
  欠條、借條、收條三種條據(jù)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其法律含義卻相差甚遠,很多農(nóng)民朋友由于缺乏相關法律知識,極易將三者弄混,給自己維權(quán)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欠條,是債務人向債權(quán)人出具的表示尚欠某物或者某款項的憑證,一般用來證明債權(quán)債務關系;借條,是出借人向借用人或者借款人出具的表示出借某物或者某款項的憑證,一般用來證明借用或者借款關系;收條,是收領人向送給人出具的表示收到某物或者某款項的憑證,用來反映或者證明“收到”的事實。因此,農(nóng)民朋友們在借錢給他人時應要求對方寫“借條”,而不宜寫成“欠條,以省去日后訴訟中承擔“欠”款原因和用途的舉證責任,更不能寫成“收條”造成借款有去無回。
  誤將借條為欠條超過時效難維權(quán)
  案例:某村村民劉某向楊某借款1萬元,當時出具的是“欠條”,注明了借款的時間,沒有約定還款時間。兩年后,楊某買房著急用錢,持欠條向劉某索要未果,訴至法院。法院以楊某的訴訟請求超過訴訟時效為由駁回起訴。
  說法:訴訟時效期間一般是兩年,自債務人出具“欠條”時起,債權(quán)人即享有向其主張還款的權(quán)利,訴訟時效自出具欠條時開始計算。楊某時隔兩年后再去主張權(quán)利,確已超過訴訟時效。如果當初劉某給楊某打的是“借條”,同樣沒有約定借期,根據(jù)合同法第206條的規(guī)定,對借款期限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借款人可以隨時返還,貸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內(nèi)返還。出借人楊某過了兩年再向借款人劉某主張還款,自其主張之日起訴訟時效才開始起算,此時楊某起訴劉某,法院當然可以依法支持。雖一字之差,結(jié)果卻大不相同。
  僅憑收條無佐證債權(quán)債務難確認
  案例:村民趙某因一時沒錢買化肥,向鄰居胡某借了1000元,并出具一張“收條”,表明從胡某處收到1000元錢,胡某當時也沒在意。當胡某向趙某討要借款時,趙某以僅憑收條無法證明欠錢為由拒絕還錢。
  說法:“收條”一般是履行義務的憑證,僅僅表示接收人收到現(xiàn)金或物品后向?qū)Ψ疆斒氯顺鼍叩臅鎽{證,只能證明接收人收到對方當事人的錢或物,并不能證明交接雙方的債權(quán)債務關系。在民間借貸法律關系中,最直接的證據(jù)形式是書面借據(jù)。根據(jù)民訴法“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胡某僅憑收條是不能主張和趙某之間存在借貸關系的,除非有諸如借款合同等證據(jù)佐證。
  借條寫的是俗名要回借款費周折
  案例:村民韓某借了2000元錢給王某救急,因王某在家排行老三,村民們平時都叫他“王小三”,王某便也在借條上署名“王小三”,韓某并未在意。半年后韓某索要借款,王某以沒有署自己全名、該錢不是自己借的為由拒絕還錢。韓某起訴到法院。法院通過筆跡鑒定和走訪調(diào)查,最終確認王某就是借款人。在費了很大一番周折后,王某終于還錢。
  說法:借條是借款人向出借人出具的借款書面憑證,它證明雙方建立了一種借款合同關系,F(xiàn)實生活中,出借人與借款人往往關系較密切,也不乏親戚關系,借款時將日常習慣稱謂寫入借條,如將出借人寫成“張叔”、“張兄”,或?qū)⒔杩钊藢懗伞鞍⑷、“四妹”之類等等,萬一借款人逾期還款,出借人到法院起訴借款人,往往會因債權(quán)、債務人不明確而被法院拒絕受理。如果遇到借款人賴賬,想要確認借款當事人,法院會要求進行筆跡鑒定、提供人證物證等,增加出借人不必要的經(jīng)濟開支。
  借條表述不明確存在歧義惹爭端
  案例:村民張三向李四借款3萬元,同時出具借條寫明借款3萬元。三個月后,張三歸還李四1萬元,遂將原借條撕毀,并重新為李四出具借條一份:“張三借李四3萬元,現(xiàn)還欠款1萬元”。后雙方就借條的理解發(fā)生爭議。
  說法:借條用語要準確,杜絕使用模糊用語,如“大概”、“估計”、“可能”、“差不多”、“算是”、“或許”等等,措辭含義要清晰明確。借條中“張三借李四3萬元”,從字面上分析讓人糊涂,到底是張三借了李四的錢,還是李四借了張三的錢呢?其實寫清楚并不難,比如應該寫成“李四借給張三叁萬元”或者“張三向李四借叁萬元”就不會產(chǎn)生歧義。另外,這里的“還欠款1萬元”,既可以理解為“已經(jīng)歸還了1萬元”,也可以理解為“仍欠1萬元”,由此產(chǎn)生爭議,對出借人非常不利。
  綜上所述,欠條、借條和收條是三種不同的字據(jù)憑證,應視具體情況恰當使用。三種字據(jù)一般都是民間行為,當事人最好請沒有利益關系的第三人作為證人,并注意字據(jù)的書寫格式:標題、正文、署名和日期。正文中,最好寫明事由和還款日期,涉及到金額的,必須大寫。同時要注意的是,最好在字據(jù)中附帶雙方當事人的身份證號碼,這樣可避免不必要的糾紛。債務人簽名時,債權(quán)人必須親眼看其簽名。最后,在借條的措辭上,也要注意語句的應用,盡量避免出現(xiàn)容易產(chǎn)生分歧的語言。
發(fā)表于: 2013-3-26 11:02:22 | 只看該作者

貌似沒有吧?幫忙找找

本帖最后由 jiying 于 2013-3-26 11:19 編輯

這個帖子以前樓主發(fā)過吧?

快速回帖 使用高級模式(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Ctrl + Enter 快速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