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資金、進貨渠道、店面、經營水平、體制等限制,大部分農資零售商的店面都是從經營單一農資產品開始的,如農藥、肥料、種子、農膜、農具,即使有經營幾類農資產品,大部分也是以其中一類為主,其他為輔,順帶賣貨而已,并以其中一類在當地經營較有影響力。 一個鎮(zhèn)上、一條街面,分別有農藥店、肥料店、種子店,有的相隔近,有的相隔遠,各做各的生意。趕集的時候,或者用藥用肥的季節(jié),農民也習慣了分別去不同店面購買所需要的農業(yè)生產資料,并不顯得麻煩和費力,但這種情況正在慢慢改變。 隨著客戶的逐步積累、生意的逐漸做大、資金實力的逐步增強、進貨渠道的逐步拓寬,為了獲得更好的發(fā)展空間,將生意做得更大更強,也可能是競爭激烈所迫,農民購買農業(yè)生產資料日益追求便利性所致,部分零售商逐步轉為一條龍產品經營,包括農藥、肥料、種子、農膜和農具等。 單一銷售or一條龍經營 農藥經銷商可以賣化肥、種子,化肥經銷商可以賣農藥、種子,種子經銷商可以賣農藥和化肥,向農民提供農藥、肥料、種子、農膜、農具等一條龍式的產品銷售,最大化的整合自身的資源,擴大門店的經營范圍,為農民提供一站式購買農業(yè)生產資料的服務平臺,滿足農民對農業(yè)生產資料的全面需求及購買的便利性。 “術業(yè)有專攻”,有人說,我做好自己的農藥(肥料/種子/農具)生意就好,其他的東西農民可以找別人買,也不用去搶別人的飯碗。拋開利潤不講,零售生意很大程度上要考慮農民的便利性,現在的形勢是農民越來越考慮時間成本,越來越“懶”,依賴近距離購買和送貨到家,對一站式購物的需求增加,不想再買個東西,還得跑幾家店,直接在你這邊一次性買完,甚至直接告訴你有多少畝田地,今年需要打包安排多少農資產品,需要多少種子、噴幾次藥、施幾次肥、什么時候除草,零售商給出解決方案并提供全套農資產品,有任何問題也可以直接找到你來解決,免得分開購買一旦出現問題,幾家零售商相互推諉責任的事情發(fā)生。 所以,一條龍產品經營也是為農民提供便利,迎合部分農民的需求,順應形勢的發(fā)展,統(tǒng)一提供生產資料,統(tǒng)一管理和作業(yè),提高種植集約化程度,為規(guī)模種植和標準化種植提供條件和保障,也為農產品質量安全提供保證。而現有的以經營某一類農資產品為主的零售商,無疑更加具備拓寬銷售范圍的優(yōu)勢,轉為一條龍產品經營更容易跨過門檻,比新進入者更容易得到農民的信任。 當然,目前經營一條龍農資產品,還受到營業(yè)執(zhí)照、危險化學品許可證、經營主體資格等的限制,這個屬于體制的原因,不在討論的范疇。 一條龍經營=一整套產品經營+一攬子植保服務 一條龍經營,不僅僅包括農資產品的一條龍經營,還要求零售商在服務層面拓展,拓展植保服務方面的業(yè)務,提供一攬子植保服務,除了把農資產品賣給農民,還應該有相應的售后服務,包括無償服務和有償-服務,并且這種服務會越來越細致,越來越苛刻,越來越方便農民。 現在有很多零售商還在埋怨農民越來越懶,抱怨其他零售商太“慣”著農民,農民都被“寵”壞了。殊不知,勞動力價格快速上漲,人工成本已經成為不少地方種植者的主要成本之一,并在農業(yè)生產成本中占據越來越大的比重,那么,農民會不會算經濟賬了?會不會加大對省工、省時、省力、高效農資產品的投入?會不會促進種植過程中的專業(yè)化分工?會不會對農資產品銷售者要求越來越高?哪怕這種要求是有償-服務,是明碼標價的,只要投入產出比合理,農民也樂意接受。 曾有朋友在《中國農業(yè)面臨重大轉變,農藥行業(yè)從業(yè)者面臨轉型》一文中的論述十分精彩:“銷售商需要為顧客提供越來越多的服務是社會發(fā)展的趨勢,生活中有許多這樣的例子。以前想吃雞肉,顧客要去市場買只雞,回家后自己動手殺雞、開膛、褪毛,很麻煩;現在想吃雞肉,顧客在市場上買雞,賣雞的用專業(yè)工具把雞殺掉并整理干凈,甚至幫剁成塊,顧客拿回家直接烹調就可以了。以前吃餃子,顧客需要買肉回家自己剁餡兒,現在買肉的時候,賣肉的通常備有絞肉機幫你弄好。肉食品銷售商原先只賣肉,現在賣肉并幫顧客絞肉;原先只賣雞,現在把雞賣了還幫顧客殺雞。同樣,現在的農藥經銷商只銷售農藥,以后不僅把農藥賣出去,還要幫種植業(yè)者撒施農藥! 十年前,農村勞動力充足,每年農忙的時候,親朋好友過來幫忙,是不計人工成本的;現在需要50-200元/天不等的人工工資,而且是有固定工作時間的。 十年前,我們可以完全依靠一家一戶的手工勞動完成種植作業(yè);現在正被越來越多的收割機、耕田機、機動施藥器械等替代,農民種田機械化程度逐漸提高,并且替代的范圍越來越廣。 十年前,農民都舍不得自家的土地出租,十分愛惜土地,開荒爭土地者十分普遍;現在農村的青壯年都競相出外打工,愿意留在農村從事種植勞動的人群急劇減少,土地占用及拋荒現象嚴重。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千家萬戶的自由分散種植、獨立施藥施肥和種田種地群體以中老年人為主的現狀,讓我們不得不思考:依靠農民個人背藥桶施藥,依靠農民手工勞動完成種植作業(yè),這種勞力成本還能支撐現代農業(yè)現代種植嗎?這種施藥方式的效率和效用符合種植者的利益嗎? 因此,對于部分有實力、有規(guī)模、懂技術的零售商而言,在逐步轉化為一條龍產品經營的同時,甚至可以考慮向一條龍式的專業(yè)化植保服務商發(fā)展,成為專業(yè)化的服務組織,如農藥植保服務公司、專業(yè)合作社和作物協(xié)會,選擇與生產廠家或上游經銷商合作,不僅給農民提供農藥、肥料、種子、農膜、農具等一條龍式的產品銷售,而且提供一攬子植保服務,提供全方位的作物病蟲草害及營養(yǎng)問題解決方案,提供租賃農具使用、測土、承包打藥、施肥、除草和種植技術等服務,既是農資零售商,又是專業(yè)植保服務商,最終轉型為自己擅長的角色,這也符合農資行業(yè)未來的發(fā)展趨勢。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級模式(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Copyright © 2008-現在 中國農資聯盟 版權所有 網絡經營許可ICP證:( 鄂ICP備2022020491號 ) 鄂公網安備 42011202002170號 客服電話: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