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室大棚蔬菜如何科學澆水達高產(chǎn) [復制鏈接]

二維碼

挺:0 | 貶:0 | 收藏: 0 | 閱讀數(shù):3142 | 回復數(shù):1

發(fā)表于: 2014-3-4 21:49:2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
跳轉到指定樓層

    合理澆水,是保證溫室大棚蔬菜健壯生長、提高產(chǎn)量的重要措施。冬季氣溫低,大棚蔬菜澆水不同于其它季節(jié),既要看天,又要看地看苗情,以避免副作用。

  一是澆水不宜過大。在低溫下,溫室大棚內(nèi)蔬菜蒸發(fā)慢,需水量相應減少,故澆水量要小,間隔時間適當長些,切忌大水漫灌,應以澆灌或噴霧為宜,以免低溫高濕導致蔬菜漚根。澆水后的頭兩天,易引起棚內(nèi)濕度加大,應注意合理通風降溫,防止誘發(fā)病害。通風一般在中午氣溫較高時為宜。

  二是澆水時間適當。冬季棚菜澆水應安排在中午前后,以上午10點以后下午3點以前為好,此時間段棚溫較高,澆水后副作用最小。要避免清晨和傍晚澆水,以防引起蔬菜凍害。澆水應盡可能用井水,因井水溫度較高,可減少對蔬菜的生理刺激。

  三是看天靈活澆水。根據(jù)天氣狀況,掌握“晴天適當多澆,陰天少澆或不澆,風雪天切忌澆水”的原則進行。當天氣由晴轉陰時,水量要逐漸減少,間隔時間適當拉長;由陰轉晴時,水量由小到大,間隔時間相應由長變短。

  四是澆水量大小應有側重:大棚各部位的溫度相差較大,澆水量也要有所區(qū)別。大棚南部土壤水分蒸發(fā)量大,澆水量可適當大些;大棚東西兩側及北部溫度較低,日照時間亦短,澆水量應適當少些。

   澆水方法

①澆水方法。要堅持做到膜下暗灌,有條件的可實行膜下滲灌。這樣可以有效地阻止地面水分蒸發(fā),降低溫室內(nèi)的空氣濕度,防止病害發(fā)生。

 、跐菜畷r間。最好選擇晴天的上午進行,此時水溫與地溫比較接近,澆水后根系受到的刺激小。并且容易適應,同時地溫恢復快,有足夠的時間排除溫室內(nèi)濕氣。若午后澆水,會使地溫驟變,影響根系的生理機能。

  ③澆水量。溫室內(nèi)澆水,不宜大水漫灌。原因一是明顯降低地溫,嚴重阻礙根系對養(yǎng)分的吸收,影響其正常生長。二是更容易增加溫室內(nèi)的空氣濕度,引發(fā)病害發(fā)生與流行。因此,澆水量一定要根據(jù)天氣和植株生長情況而定。

 、苌郎嘏艥瘛T跐菜漠斕,為盡快恢復地溫,要封閉溫室以提高室內(nèi)溫度,以氣溫促進地溫。待地溫上升后,及時通風排濕,使室內(nèi)的空氣濕度降到適宜的范圍內(nèi),以利于植株的健壯生長。用25%多菌靈300倍液、25%粉銹寧等藥劑,并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提高藥劑有效成分利用率,鞏固防治效果。

通過中國農(nóng)資聯(lián)盟認證的首席技術專家,擁有良好的植保技術以及職業(yè)口碑。 發(fā)表于: 2014-3-5 09:22:36 | 只看該作者
貼子不錯,贊一個!

快速回帖 使用高級模式(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Ctrl + Enter 快速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