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小麥播種技巧以及施肥技術探討 [復制鏈接]

二維碼

挺:0 | 貶:0 | 收藏: 0 | 閱讀數(shù):3432 | 回復數(shù):0

發(fā)表于: 2014-3-6 19:34:1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春小麥是冬季很冷的地方種的,因為冬季太冷,不能播種,所以在開春后才種,稱為春小麥;春小麥和冬小麥在生長發(fā)育方面和很大區(qū)別,其特點是早春播種,生長期短,從播種到成熟僅100-120天。春小麥主要分布在東北、西北等地。
  慎重選種
  選用良種;奪取小麥豐產,土是基礎,肥是營養(yǎng),水是命脈,種是根本。因此,必須選用優(yōu)良品種及相應的優(yōu)質種子,才能更好地發(fā)揮土、肥、水的作用。只有根據(jù)當?shù)刈匀粭l件和生產條件選用良種,才能為實現(xiàn)豐產打下基礎。
  小麥都有春化階段,為了使小麥盡快通過春化,及時成熟,春節(jié)前后,遇到氣溫較高的時段,當?shù)乇砘瘍?厘米深左右時,即可抓住時機播種。在以后冷暖交替的情況下,小麥種子萌動通過春化,一般能夠及時成熟。在播種前將萌動種子在0~5℃低溫下處理10~25天,然后播種。冷處理時注意種子通風透氣,不宜用塑料布等不透氣的東西裹的太緊,因為種子萌動以后呼吸強度加大。
  根據(jù)春小麥的生長習性在播種前,把肥條施在地下9厘米深處,然后把種子播到3~4厘米深處,麥苗在三葉期麥粒養(yǎng)分耗盡時,恰好肥料供應上。
  合理施肥
  據(jù)青海省農林科學院土肥所綜合該省春小麥產量7500千克/公頃田塊的資料,每生產100千克籽粒約需氮2.5-3.0千克,磷0.78-1.17千克,鉀 1.9-4.2千克。氮、磷、鉀比例為2.8:1:3.15。又據(jù)寧夏農業(yè)科學院在產量6195千克/公頃的田塊測定,春小麥對氮、磷、鉀吸收有兩個高峰期:第一個為拔節(jié)至孕穗,第二個為開花至乳熟,前者略比后者高。對磷吸收率從出苗至乳熟一直是上升的,從拔節(jié)劇增,到乳熟達到最高值。根據(jù)春小麥生育規(guī)律和營養(yǎng)特點,應重施基肥和早施追肥。
  適時早播,縮小行距。春小麥播種越早越好,小麥在春化階段抗凍能力較好,一般不會出現(xiàn)凍害。春小麥分蘗少,個體較小,采取密植更能獲得高產。一般行距17厘米左右為宜,或大小行,大行20厘米,小行13~15厘米。播種量依據(jù)種子千粒重、發(fā)芽率及畝穗數(shù)而定,一般畝穗數(shù)35萬穗左右為宜,這樣播種量20公斤左右為宜,地力差或墑情差可適當增加播量。
  控制病情
  由于春小麥莖葉較冬枝嫩,更容易遭受病蟲害侵襲。因此,春小麥比冬小麥更要加強病蟲害防治。由于春麥粒冬麥發(fā)育晚,莖葉嫩,麥蚜發(fā)生嚴重,因此,春麥后期管理的中心是治蚜蟲保粒重。應在5月中旬進行穗期防治。小麥化學除草應在小麥出苗后及早進行,要搶在棉花出苗前噴施,確保用藥安全。應選擇飄移性小的除草劑,如2甲4氯、闊葉凈等。噴霧器要專用。相鄰地塊棉花一旦出苗,就不得再使用麥田除草劑,避免對棉花造成藥害。


快速回帖 使用高級模式(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Ctrl + Enter 快速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