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3月11日電(記者 孫自法)“轉基因技術對糧食安全之作用就好比核電技術對能源安全的影響,可能會形成對人類的挑戰(zhàn),也會是人類未來的曙光!敝袊茖W技術部副部長張來武博士在北京接受中新社專訪時強調,在搶占轉基因技術的制高點上,中國人絕對不要落后,“這種技術的研究,要牢牢地把握住我們的主動性”。 他認為,對于轉基因問題要把技術和應用管理區(qū)分開來,目前社會上關于轉基因話題的一些熱點爭論,不應該是針對轉基因技術的問題,而是對轉基因產(chǎn)品特別是轉基因食品問題。公眾對轉基因食品的擔心關鍵也是食品安全問題,這涉及到對食品安全的社會治理能力和對社會誠信的擔心。 目前,轉基因問題爭論愈演愈烈,是把轉基因技術、轉基因技術應用、轉基因產(chǎn)品、轉基因食品安全等所有問題裹在一起,“裹在一起談就把這些事談得面目全非,這種不在同一個通道上的爭論毫無意義”。 再回到對轉基因技術的理解,這里既有一個科普問題,也有一個對科學發(fā)展的階段性的理解問題。雖然“現(xiàn)在沒有哪一個人敢說轉基因技術就絕對沒有問題”,但就如同病人到醫(yī)院求醫(yī)問藥,“哪個藥你說絕對沒有副作用?”所以,必須保障公眾的知情權和選擇權,實現(xiàn)轉基因食品清楚標識,讓消費者自愿選擇,“可以吃,可以不吃”。 現(xiàn)階段轉基因技術用在抗蟲棉上,它確能解決抗蟲問題,提高棉花的產(chǎn)量和質量,這方面中國做得很好,“大家都沒問題”,但是轉基因技術“用在大米上,大家就很擔心”。歸根到底社會爭論的焦點,還是轉基因技術如何使用的問題。 張來武指出,轉基因技術在一些領域的應用,應該是透明的、公開的、可選擇的和從容的,要適合人類的認識水平、科普水平,適合社會治理的能力!凹夹g研究可以超前,但在主糧產(chǎn)品的應用環(huán)節(jié)應該慎重”,一定要相對尊重社會各方面的意見,一定要公開、透明去處理,準確標識。 他笑言,自己和家人對轉基因食品本身沒那么多擔心,“你要讓我吃我照吃,只要好吃就行,只要它價格合理,我不管你是不是轉基因”。 這位學者型官員表示,公眾對轉基因擔心的并不是基因技術,關鍵是轉基因的“轉”,現(xiàn)在通過基因測序研究已發(fā)展出基因編輯技術,可根據(jù)需要對原來的基因進行重新編輯,它可以不轉任何新的基因,也能產(chǎn)生很好效果。中國今后將在進一步開展轉基因研究的同時,積極推動基因編輯技術研究。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級模式(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Copyright © 2008-現(xiàn)在 中國農資聯(lián)盟 版權所有 網(wǎng)絡經(jīng)營許可ICP證:( 鄂ICP備2022020491號 )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1202002170號 客服電話: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