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作物種子病癥識別 [復制鏈接]

二維碼

挺:0 | 貶:0 | 收藏: 1 | 閱讀數(shù):5550 | 回復數(shù):4

發(fā)表于: 2014-10-3 22:43:2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
跳轉到指定樓層

  農作物要高產種子是關鍵,只有良種才能為作物的豐產豐收打下良好的基礎。在市面上,賣種子的經銷商越來越多,這就需要農民朋友們認真辨別夠買。當然,一些帶病的種子農民朋友在購買時小心辨別還是能夠通過其病癥來避免的。今天農資小編就和大家說說一些大田作物種子帶病的主要癥狀。
  一、小麥病癥
 、倬蟲病
  籽粒變成蟲癭,呈圓形。初期較肥大,擠開穎殼外露。后期為褐色小粒,比麥粒短而圓,堅硬不易捏碎。切開病粒,粒里全是白色,浸于水中時有白色絲狀物流出,即線蟲。
 、诟
  病粒種皮上有不規(guī)則的病斑,邊緣呈黑褐色,中部淺褐色的長條形或梭形病斑較多,穎及芒上生黑色小點,嚴重時籽粒干癟,胚部及籽粒上都表現(xiàn)褐色病斑。
 、鄢嗝共
  在多雨年份,在穎殼的合縫處出現(xiàn)一層粉紅色霉狀物,是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當小麥成熟時,穎及芒上生黑色小點,籽粒干癟,有的變紫紅色,潮濕時表面長出白色或粉紅色霉狀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
 、苄群谒氩
  病粒成為菌癭,形狀比正常麥粒短而胖,呈暗綠色。成熟干燥后的病粒變灰褐色,用手指輕輕擠壓外膜,極易破裂,散出帶魚腥的黑粉,即病菌的分生孢子。
  二、水稻病癥
 、侔兹~枯病
  病谷穎殼頂端出現(xiàn)變色小點,外圍水漬狀,病斑黃白色,米粒不充實。
  綿腐病籽粒上有白色菌絲體,種子腐爛失去發(fā)芽力。
  ②胡麻斑病
  病粒穎殼上有圓形、橢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的黑色小點,嚴重時米粒變?yōu)楹稚?br />  、廴~鞘腐敗病
  谷粒褐色,剝開谷粒,在穎殼內側合縫處有略帶淡紅色白霉,即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
 、苄群诜鄄
  稻粒穎殼略微破裂,露出黑色粉末,有時穎外面污染少數(shù)黑粉。
  三、高梁病癥
 、倩ê谒氩
  病粒初期為長圓形灰色小瘤狀物,不久外膜破裂成為和健康粒大小相仿的黑色病粒。病粒外膜破裂時,一部分黑褐色粉末散出,另一部分留在堅硬的病粒里。
 、谔烤也
  病粒上有微小的紫色或紅色的小斑點。
  四、玉米病癥
 、賵A斑病
  籽粒長滿一層黑色霉狀物(分生孢子),籽粒黑腐干秕。
 、谒敫
  籽粒無光澤,料面密生黑色小點。
 、鄹筛
  病粒外部呈深裼色或黑色,病?s小、干腐,發(fā)芽時有白色霉狀物包圍著,有時病粒下部著生黑色粒狀物。
 、艹嗝共
  病粒表皮被呈紅色或粉紅色的絲狀物包圍著,種子發(fā)芽時長出微黃色及粉紅色的菌絲體。
  五、大豆病癥
 、倬瞬
  籽粒腐爛或干縮。
 、谒共
  病籽的種皮表面附有一層灰白色較緊密的霉層,為病菌菌絲體,內含有大量的病菌卵孢子,籽粒色白而無光澤,輕而小。
 、圩习卟
  病斑明顯,發(fā)病輕時在種臍周圍形成淡紫色的斑塊,有淡紫至深紫色的斑點,大小不一,嚴重時整個種皮變成深紫色。另一種癥狀是形成“黑霉豆”,病斑褐色或黑褐色,有時稍帶紫色,籽粒干秕,種皮處多有縱行裂紋。
  ④赤霉病
  病粒上附有粉白色菌絲體,種子僵化后縮小,并發(fā)出臭味。
 、莼ㄈ~病
  病粒具褐色,以臍部為中心向兩側延伸,斑紋顏色與種臍顏色一致,有黑色、灰藍色或黃褐色,斑紋輕而細的發(fā)病程度輕,斑紋重而粗的發(fā)病程度重。
  ⑥灰斑病
  種子上病斑明顯,一般籽粒上病斑呈圓形至不規(guī)則形,邊緣呈紅褐色,中部無霉狀物,但呈灰色,凸出種子表面,并有細小裂紋粗糙不平。受害輕時產生褐色小斑點。
  農民朋友在購買種子時可以根據(jù)以上種子病癥來識別種子是否帶病,以免為自己帶來不良的后果。
發(fā)表于: 2014-10-3 23:18:01 | 只看該作者
先占沙發(fā)  然后慢慢學習
發(fā)表于: 2014-10-5 08:30:54 | 只看該作者
相當不錯
農中仁者 發(fā)表于: 2014-10-6 08:29:50 | 只看該作者
 病蟲草害 1
發(fā)表于: 2014-10-23 09:31:10 | 只看該作者
確實很好

快速回帖 使用高級模式(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Ctrl + Enter 快速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