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滅生性除草劑抗性現(xiàn)狀及趨勢 [復(fù)制鏈接]

二維碼

挺:0 | 貶:0 | 收藏: 0 | 閱讀數(shù):2857 | 回復(fù)數(shù):0

發(fā)表于: 2015-1-20 08:14:0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
跳轉(zhuǎn)到指定樓層



草甘膦為內(nèi)吸傳導(dǎo)型慢性廣譜滅生性除草劑,主要抑制植物物體內(nèi)烯醇丙酮基莽草素磷酸合成酶(EPSP),從而抑制莽草素向苯丙氨酸、酪氨酸及色氨酸的轉(zhuǎn)化,使蛋白質(zhì)的合成受到干擾,從而導(dǎo)致植物死亡。由于草甘膦優(yōu)異的殺草活性、廣泛的殺草譜、較低的土壤殘留、較長的控草時間,加上抗除草劑轉(zhuǎn)基因作物的廣泛種植,使其成為全球銷量第一的除草劑品種。然而由于長時間大量單一連續(xù)使用草甘膦,雜草的抗性問題已經(jīng)非常突出。到目前已經(jīng)公布了有31種100多個生物的雜草對草甘膦產(chǎn)生抗性(表1)。
一、全球草甘膦抗性現(xiàn)狀及面臨的其他問題

我國分別于2006年、2011年報道了小飛蓬、牛筋草對草甘膦產(chǎn)生抗性,尤其是牛筋草已經(jīng)在我國南方免耕種植區(qū)、種植園成為優(yōu)勢雜草和惡性雜草,其抗性蔓延日趨嚴(yán)重,成為難以解決的問題。

表1 對草甘膦產(chǎn)生抗性的雜草種類(截至2014年10月8日)
編號
抗性雜草
首次報道
時間(年)
報道地點
1
瑞士黑麥草Lolium rigidum
1996
澳大利亞
2
牛筋草Eleusine indica
1997
馬來西亞
3
小飛蓬Conyza canadensis
2000
美國
4
一年生黑麥草Lolium multiflorum
2001
智利
5
野塘蒿Conyza bonariensis
2003
南非
6
長葉車前Plantago lanceolata
2003
南非
7
銀膠菊Parthenium hysterophorus
2004
哥倫比亞
8
三裂葉豚草Ambrosia trifida
2004
美國
9
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
2004
美國
10
長芒莧Amaranthus palmeri
2005
美國
11
糙果莧Amaranthus tuberculatus
2005
美國
12
馬唐屬某雜草Digitaria insularis
2005
巴拉圭
13
粗葉耳草Hedyotis verticillata
2005
馬來西亞
14
假高粱Sorghum halepense
2005
阿根廷
15
光頭稗Echinochloa colona
2007
澳大利亞
16
地膚Kochia scoparia
2007
美國
17
類黍尾稃草Urochloa panicoides
2008
澳大利亞
18
多年生黑麥草Lolium perenne
2008
阿根廷
19
狗牙根屬Cynodon hirsutus
2008
阿根廷
20
蘇門白酒草Conyza sumatrensis
2009
西班牙
21
野芥菜/野蘿卜Raphanus raphanistrum
2010
澳大利亞
22
一年生早熟禾Poa annua
2010
美國
23
千金子屬Leptochloa virgata
2010
墨西哥
24
虎尾草屬Chloris truncate
2010
澳大利亞
25
雙雄雀麥Bromus diandrus
2011
澳大利亞
26
刺莧Amaranthus spinosus
2012
美國
27
Mucronate Pigweed 莧屬
Amaranthus quitensis
2013
阿根廷
28
臂形草Brachiaria eruciformis
2014
澳大利亞
29
Tall Windmill Grass虎尾草屬
Chloris elata
2014
巴西
30
苦苣菜(一年生)Sonchus oleraceus
2014
澳大利亞
31
鬼針草Bidens pilosa
2014年
墨西哥

另外,不同雜草對草甘膦的敏感性有差異(表2),有一些雜草對草甘膦的耐藥能力較強,單一使用草甘膦不能有效防除,這些雜草包括通泉草、鴨跖草、黃鵪菜、馬齒莧、鼠曲草、鐵莧菜、田旋花、苣荬菜,等等,對這些雜草的防除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表2 登記劑量下草甘膦對不同雜草的效果
效果較好
(85%以上)的雜草
稗草、馬唐、狗尾草、牛筋草、千金子、看麥娘、日本看麥娘、菵草、硬草、早熟禾、野燕麥、高羊茅、黑麥草、薺菜、野油菜、繁縷、麥家公、反枝莧、澤漆、鴨舌草、矮慈姑、黃鵪菜、小飛蓬
效果較差
(40%-85%)的雜草
狗牙根、稻李氏禾、雙穗雀稗、再生稻、雀麥、白茅、狼尾草、野大豆、救荒野豌豆、田旋花、鐵莧菜、馬齒莧、通泉草、刺兒菜、苦菜、蒼耳、苘麻、地錦、龍葵、甘薯、藜、鱧腸、野芝麻、萹蓄、葎草、婆婆納
效果極差
(40%)的雜草
蘆葦、白背草、問荊、烏蘞莓、鴨跖草、麥冬

二、我國滅生性除草劑抗性現(xiàn)狀

截止目前,我國學(xué)者共報道了7個生物型6種雜草對百草枯或草甘膦產(chǎn)生抗性,詳見表3。從表中,我們可以看到,牛筋草已經(jīng)演化出對草甘膦和百草枯兩種作用機制的抗藥性,已發(fā)展至多抗性階段。

表3 我國雜草對草甘膦、百草枯抗性現(xiàn)狀(截至2014年10月8日)
序號
雜草名稱
抗性首次
報道時間
報道
地點
除草劑
抗性機制
種類
生物型
1
1
小飛蓬Conyza canadensis
2006
安徽
草甘膦
EPSPS
2
2
黃鵪菜Asiatic Hawksbeard
2009
四川
百草枯
PSⅠ
3
3
日本看麥娘Alopecurus japonicus
2010
四川
百草枯
PSⅠ
4
4
牛筋草Eleusine indica
2010
四川
百草枯
2 SOA
PSⅠ
EPSPS
5
2010
四川
草甘膦
5
6
通泉草Mazus japonicas
2011
四川
百草枯
PSⅠ
6
7
硬草Sclerochloa dura
2011
四川
百草枯
PSⅠ

三、我國滅生性除草劑抗性演化趨勢

總體來講,我國滅生性除草劑抗性發(fā)展將呈現(xiàn)兩個顯著特點:(1)雜草抗性發(fā)展的趨勢不可逆轉(zhuǎn),發(fā)生速度越來越快,抗性雜草種類越來越多,同一種類雜草抗性越來也多樣化;(2)多抗性、非靶標(biāo)抗性雜草將是抗性發(fā)展的主要和最終形式。


(來自世界農(nóng)化網(wǎng))


快速回帖 使用高級模式(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Ctrl + Enter 快速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