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 土壤團粒結構到底是啥東西? [復制鏈接]

二維碼

挺:0 | 貶:0 | 收藏: 0 | 閱讀數:1996 | 回復數:0

發(fā)表于: 2016-1-13 15:04:2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
跳轉到指定樓層

土壤團粒,這是一個大家必須要認識的詞,懂了這個詞以后,市面上的很多有機肥和腐殖酸氨基酸肥,你都能大概的知道些什么了。
談到土壤結構,就得談到一個詞,是團粒結構。其實,大家應該對這個團粒結構不陌生的,很多新型肥料說明上都講到了,改善土壤的團粒結構。
團粒結構代表了土壤的肥沃程度。
首先,土壤他不是一整塊的,其實,土壤就是一個又一個的土粒粘合到一起的一個東西,里面有水溶液,有空氣等等,大家也可以形象點去理解,像吸過水的海綿一樣。
因為土粒和土粒的粘著性大小不同等原因,造成了沙土黏土和壤土的區(qū)別,同樣,也因為他們的排列方式不同造成了土壤的結構不同。
土壤結構分:
塊狀結構:也就是我們說的坷垃。
團粒結構:一團土粒,相互直接很疏松,就是蚯蚓周圍的那種形式。
片狀:澆過水,或者機器壓過去以后,上面的那層皮。
當然,還有其他的,我們主要了解這三種結構就好了。
首先,片狀和塊狀結構屬于不良結構,不利于種植。而團粒結構是最適合種植的土壤,所以,很多新型肥料都打出來了這個概念,說可以改善團粒結構。重點就講它了。
我們知道了,土粒結構其實就是一團土粒,一團一團的土,不硬,一捏就碎了。很疏松。團粒結構多少代表了土壤的肥沃程度。他具有良好的通透性,協調水氣的能力,也有較強的保肥和供肥的能力。
土壤團粒結構的形成因素很多,我們需要了解的有兩種:
1、生物作用,主要是作物的根系在土壤中生長,導致土塊破碎,同時當根系死了以后,形成的腐殖質有利于團粒的形成。腐殖質就是我們堆肥中,完全被分解后形成的一種高分子化合物,也可以理解堆肥過程中除了成動植物遺體未分解和半分解以外的所有物資,是褐色的。同時,我們要知道,土壤本身就是一個生態(tài)環(huán)境,里面有螞蟻、蚯蚓和蟲子,特別是蚯蚓,吃進去土,然后吐出來的糞便就是良好的團粒結構,所以,我們的大家看到蚯蚓周圍團粒結構比較多,那是蚯蚓的糞便了。
2、土壤耕作,也就是翻翻土,耕耕地,鋤鋤地,當然了,還需要把大坷垃給打碎啊。
所以,從上面兩種情況來看,葉面肥改善土壤土粒結構,靠譜性不是很大,除非他們的葉面肥可以讓作物的根部分泌出來秘密武器。
同樣,根據土壤結構的形成原因,我們可以知道,培育團粒結構的方法有這些:
1、合理的耕作和灌排,灌水排水,不建議大家大水滿灌,大水灌容易產生板結,灌水后有條件的情況下,要松松土,這個大棚里一般可以做到,大田就難了。耙地,壓地和耕地要做,能深耕還是深耕的好。
   
    2使用有機肥。堆肥是一種很好的有機肥,事實上,目前市面上很多便宜的有機肥就是動物糞便和城市污泥處理產生的。所以,如果當地有大型養(yǎng)殖場的情況下,也可以考慮自己去腐熟。但是,切記一點,一定要腐熟(腐熟時可以使用加加旺激抗菌968微生物發(fā)酵劑),不然的話,里面重金屬、細菌病毒、甚至于蟲卵會很多。
3、合理輪作倒茬(這個很多地方老百姓都不愿意做的)
4、土壤調理劑,現在市面上賣土壤調理劑的也挺多,但是一般的天然調理劑效果展現的慢,化合的會快一些。所謂的天然調理劑就是根據土壤中團粒結構形成的規(guī)律,利用動植物遺體、泥炭、褐煤等作為原料,從里面提取腐殖質、木質素等,團粒的膠結劑。有天然的,也有人工合成的,人工合成的就是直接用高分子聚合物作為團粒膠結劑的,像聚乙烯醇、聚丙烯酰胺等。但是,要記得,改良劑是改良劑,不能替代肥料的,連有機肥都不能替代,使用的時候要注意和土壤混均勻。改良土壤可以使用微生物菌肥,通過補充土壤中的微生物改良土壤(微生物菌肥可選擇加加旺激抗菌968微生物菌肥)。

激抗菌968壯苗棵不死 一直被模仿 從未被超越

快速回帖 使用高級模式(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Ctrl + Enter 快速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