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0 | 貶:0 | 收藏: 0次 | 閱讀數:4798 | 回復數:0
一、雙氯肥 用氯化銨和氯化鉀生產的復合肥稱為雙氯肥,含氯約30%,易燒苗,要及時澆水。鹽堿地和對氯敏感的作物不能施用含氯肥料。對葉(莖)菜過多施用氯化鉀等,不但造成蔬菜不鮮嫩、纖維多,而且使蔬菜味道變苦,口感差,效益低。尿基復合肥含氮高,縮二脲含氮也略高,易燒苗,要注意澆水和施肥深度。 二、只施底肥,不追肥 時下很多用戶怕麻煩,施了基肥以后,就不再追肥,這種施肥方法是不科學的。作物在早期對養(yǎng)分需求較少,施足基肥后確實能夠保證長時間作物對養(yǎng)分的需求,但即使是一些后勁比較足的肥料,其肥效持續(xù)期也是有限的,特別對于保肥保水能力較差的土壤,不及時追肥更容易造成脫肥現象。所以,對生長期超過2 個月的作物應適當追肥,保證作物在生長旺盛期對養(yǎng)分的需求。 三、配方一樣,用量一樣,效果一樣 道理很簡單,胖人與瘦人的主要差別不是吃的多與少的問題,而是吸收的多與少的問題。肥料也一樣,同樣配方同樣用量由于產品本身的原因會有一個明顯的養(yǎng)分利用率的區(qū)別,這就是為什么有些總養(yǎng)分40%的復合肥產品會比其他45%養(yǎng)分產品的效果還要好的原因。 四、用了復合肥以后,別的肥就不用了 有些用戶認為,施用復合肥后就不用再施用其他化肥了,這是錯誤的。一般復合肥普遍只是含有氮磷鉀元素,少量品種含有鋅、硼元素,如果不注意及時補充有效的中微量營養(yǎng)元素,同樣會對作物產量產生影響。 五、果樹看花施肥 果樹花多花少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樹勢,要讓果樹第二年花芽分化多,坐果多,上一年就應施足肥料,特別是果后施肥非常重要,因為摘果以后果樹大傷元氣,這時應及時補充養(yǎng)分,恢復果樹元氣,增強果樹的抵抗力,保證第二年果樹的生產能力。有些人喜歡施過冬肥,雖然有用,但不是最好的時機,因為果樹吸收養(yǎng)分的最重要部位是在根部,入冬時,樹的根系幾乎處于休眠狀態(tài),吸收養(yǎng)分的能力很弱,果樹施肥最佳時機是在摘果后落葉前。看花施肥最直接的結果就是導致果樹明顯的大小年現象。 六、肥料溶解越快越好 作物對養(yǎng)分的需要就跟人一樣,每天都需要,吸收量也有限,溶解的快,作物吸收不了,是浪費,所以好品質的肥料養(yǎng)分釋放速度應該與作物對養(yǎng)分的需求相對應,這也是一些產品加入緩釋劑的主要原因,就是為了保證作物對養(yǎng)分的全程需要。但農技員認為加入緩釋劑的化肥不宜作追肥,因為如果養(yǎng)分釋放的速度跟不上作物對養(yǎng)分的需求,會出現作物早期脫肥現象。 七、價格貴=成本高 由于復合肥產品屬于生產資料類,非直接消費品,所以分析成本高低的依據不是價格而是投入產出比,如果在同等用量或同等投入的情況下,哪種產品帶來的效益高,產量高,哪種產品的成本就是低的。 八、追肥偏施氮肥 很多用戶在追肥時偏施碳銨、尿素等氮肥,雖然這對于作物的長勢會產生明顯的效果,但并不能給用戶帶來產量的增加,因為對作物前期生長而言,氮素很重要,但隨著作物的生長,對磷鉀的需求越來越高,對氮的需要反而減少,偏施氮肥只會使作物旺長。所以為了保證增產效果,應該注意追施復合肥。 九、產量上不去是肥料不好 十、施肥時赿靠近植株莖部,肥料赿易被吸收 這是在農村中存在較多的現象,這種施肥方法存在較大的危害。因為植物吸收營養(yǎng)成分的部分是在根毛區(qū),植物莖及根(根毛區(qū)除外)吸收營養(yǎng)成分很少或不吸收,施肥時赿靠近植株莖部(幼苗期除外),肥料離植株營養(yǎng)吸收部位赿遠,因此赿不容易被吸收,如果施肥過多,濃度過大,則容易出現“燒苗”現象的發(fā)生。 因此,施肥時應根據植株的地上部生長情況及地下部根系生長情況確定施肥位置,確保施肥效果。有些果農在施肥時同樣常將肥料集中施于溝穴中,這是不對的。因為果樹在吸收肥料時有兩種方式,一是靠自身動力來完成,一是靠土壤溶液滲透來完成。當根系環(huán)境的溶液濃度高時就會發(fā)生反滲透,出現燒根現象。正確的方法是將有機肥料和土混勻后再施于溝穴內。施用化肥最好是拌土或稀釋后再澆灌,或施肥后立即灌水,避免燒根。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級模式(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Copyright © 2008-現在 中國農資聯盟 版權所有 網絡經營許可ICP證:( 鄂ICP備2022020491號 ) 鄂公網安備 42011202002170號 客服電話: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