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0 | 貶:0 | 收藏: 0次 | 閱讀數:5479 | 回復數:0
導語: 在今年年初之前,農業(yè)戶口還是挺吃香的,本人身邊很多當時出來上學的朋友,把戶口遷出來成為了居民戶口,當他們準備再把戶口遷回農村去成為農村戶口的時候,卻困難重重!本人在2015年就親自去辦了一回居民戶口轉農村戶口,結果在村長、村支書、街道辦、鎮(zhèn)派出所之間被踢了無數個皮球之后,還是沒辦成。可是,今天驚聞農業(yè)戶口馬上就要取消了,那么,對于我們這些80%都是農村戶口的農業(yè)人來講,農業(yè)戶口取消之后,我們該怎么辦?我們會失去什么?我們又會得到什么?我在此給各位農資人做一個詳盡的剖析。 農業(yè)戶口真的要取消了: 2016年4月19日,國家發(fā)改委規(guī)劃司在新聞發(fā)布會上透露,今年首要任務,是使所有的地方都能夠出臺具體落實國務院戶籍制度改革的做法和政策。 隨后,4月2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上海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推進本市戶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見》,明確了上海市將在完善居住證、居住證轉辦常住戶口、直接落戶政策的基礎上,逐步建立積分落戶政策。 從公開的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出臺戶籍制度改革方案的省份已增加到29個,包括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陜西、江西、湖南、湖北、廣東、廣西、黑龍江、吉林、遼寧、重慶、云南、甘肅、青海、福建、江蘇、安徽、貴州、四川、新疆、寧夏、浙江、海南、內蒙古、天津、上海。我國總共才多少個?都已經有29個省在改革了,據了解,尤其是很多地方,已經出現了強迫農民“農轉非”的現象。 農業(yè)戶口的優(yōu)勢: 1:在集體所有制土地里,擁有屬于自己的土地,土地乃立命之根本,這個是農業(yè)戶口里最大的優(yōu)勢。 2:擁有永久的房屋宅基地,而不是城市里面的的20年、50年、或者是70年的土地使用權:,如遇拆遷,會有補償。 3:社保、醫(yī)保等保險繳納數額較低,大部分都有政府買單,老了之后有保障。據了解有些地方農村戶口的人,凡男的45歲以上、女的40歲以上,買養(yǎng)老保險時,保費政府出1/3,村里出1/3,自己出1/3。因此,只要出很少一部分錢,男的到60歲,女的到55歲,每月就最低可以領到一定的養(yǎng)老金。相反,非農業(yè)戶口的人如果沒有工作,就必須自己買養(yǎng)老保險。 4:有些地方垃圾費、治安費等費用也不用自己出,有些地方農村義務教育全部免費。有些地方規(guī)定農村戶口如果第一胎是女孩,可生第二胎,不罰款。有些地方現在村里凡有戶口的,不論大小,每人每年能分紅等等。 為什么突然要取消農業(yè)戶口? 要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得先來看一下設置農業(yè)戶口及城市戶口的初衷: 一:把農民拴在土地上,確保糧食產量能夠供給全國農村及城市; 二:低價收農民糧食,高價賣給農民工業(yè)產品,利用工農剪刀差,以農業(yè)來支撐工業(yè)的發(fā)展; 三:限制人口自由遷徙,防止流民產生。 但隨著時代發(fā)展,糧食危機不再,現在都已經是小康社會了,也不需要用農業(yè)來補貼工業(yè),除個別城市外,也不需要控制人口規(guī)模,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那就是樓市去庫存,我記得當時中國農資聯盟網上有一篇文章《我是農民,請別再忽悠我買房啦!》里面說的很清楚,城里樓房太多,需要有人接盤,而農村人口城鎮(zhèn)化,農業(yè)戶口轉城市戶口之后,買房就是一個剛需。所以可以說目前戶籍改革,也是官方應該考慮的問題了, 取消農業(yè)戶口之后我們失去了什么? 我們農民最關心什么?最關心“集體所有”的土地,F在強迫農民放棄農村戶口,從理論上來說,就可以把農民的土地收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六條,“承包期內,承包方全家遷入設區(qū)的市,轉為非農業(yè)戶口的,應當將承包的耕地和草地交回發(fā)包方。承包方不交回的,發(fā)包方可以收回承包的耕地和草地!彼哉f非農戶口的人,將沒法獲得農村“集體所有”的土地。2014年的一項調查也顯示,九成農民不愿交地換非農戶口。其次,按照現行的制度,上面我所列舉的農業(yè)戶口4大優(yōu)勢里面的農民都沒有了,可能房屋變成了70年產權,養(yǎng)老保險得自己交大部分等等。。。 取消農業(yè)戶口之后我們怎么辦? 1:大規(guī)模的承包土地,往農場主以及種植集團方向發(fā)展,畢竟我們生活在了農村這么多年,對于種地也在行,無非是種植方式跟現代需要接軌而已,這種方法是農民向居民過度的最佳途徑。 2:進城務工,盡早自發(fā)的向城市化進程中前進,盡早的融入到城市的生活當中。 3:賣掉農村的宅基地,把承包地出租出去,用這些錢到城市里面買房安家。 取消農業(yè)戶口之后我有話說: 1:目前農村戶口轉城市戶口并不是“農村戶口”和“城市戶口”之別,而是“外地戶口”和“本地戶口”的懸殊差距,是新市民的福利難以保障。尤其在北京、上海、深圳、珠三角、長三角,排外地人還是很明顯的。如果說,本地戶籍人口與外來打工者的身份壁壘依然突出,那么取消農業(yè)戶口的所謂“城鄉(xiāng)統(tǒng)籌”,就少有實際意義,更難說有什么前沿性。 2:農民工不愿“農轉非”是正,F象,應該正確看待。因為,不可否認戶籍制度的改革的確是勢在必行,但是我們需要的城鎮(zhèn)化是人的城鎮(zhèn)化,而不是人戶口的城鎮(zhèn)化,如果光是戶口的城鎮(zhèn)化,那改革的意義何在?對于部分農民工來說,他們不愿意“農轉非”,可能是目前還不具備成為城市人口的條件,也可能是他們還沒有做好市民化的準備。我們不應該拔苗助長,強行推動這部分人群市民化。 3:要讓農民工安心“農轉非”,就必須滿足:首先,成為城市人以后的凈收入必須為正;其次,在城市的凈收入必須大于放棄的農村相關權益。如果這種條件不能滿足,那么他們不愿意“農轉非”就是正,F象。 現有的公共服務水平無法為農民工“農轉非”提供足夠的保障。除了個別試點地區(qū)外,目前農村人口實行的還是家庭保障。如果農業(yè)戶口轉城市戶口之后,收益沒有了保障,享受的權益又沒有在農村多,那么,農業(yè)戶口的突然取消,對廣大的農業(yè),將是一種毀滅性的打擊。 4:這次取消農業(yè)戶口,看起來的確是比較突然,不過這種改革的意義肯定是積極的,但是政策法規(guī)目前還是很模糊,就如我上面所說,如果按照現行的制度,農業(yè)戶口取消了,以前的擁有土地的權利就沒有了,而地是我們農村人口的立命之本,也是一種內心的保障,如果制度跟不上,就強行的農轉非,可能會適得其反。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級模式(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Copyright © 2008-現在 中國農資聯盟 版權所有 網絡經營許可ICP證:( 鄂ICP備2022020491號 ) 鄂公網安備 42011202002170號 客服電話: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