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資人,什么理由支撐你堅持到今天? [復制鏈接]

二維碼

挺:0 | 貶:0 | 收藏: 0 | 閱讀數(shù):3852 | 回復數(shù):0

農中仁者 發(fā)表于: 2016-7-24 10:59:0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
跳轉到指定樓層
看文章之前,請在腦海里思考一個問題:您想過退出這個行業(yè)嗎?別急著回答,看完再說。

前陣子,筆者與幾位農資老友小聚,大家多數(shù)是在發(fā)牢騷,總結一句話說就是“這個行業(yè)越來越難做。”為什么呢?可能大家都能羅列出一堆原因來,競爭壓力大,利潤空間小,電商沖擊,假冒偽劣等等。但筆者一句話后,大家都沉默了。“為什么不退出呢?去做別的。”

是什么理由,在支撐著農資人堅持著這個行業(yè)?
1 出身農民,為農民做點事
大多數(shù)農資經銷商出身于農民,他們生長在農村,對養(yǎng)育自己的農村有著深厚的感情。基層零售商老張說,當初做農資也是為了方便鄉(xiāng)親們,全村人買肥料都要跑到很遠的縣城里去,很是不方便,而且也很少有人下來指導。老張想自己搞個農資店,為大家服務,幫助農民用好肥,打好藥,種好地,都有個好收成。現(xiàn)如今生意不好做了,也舍不得丟下,老張說:“賺多賺少無所謂,只要有農民認可咱,那就值!

2 子承父業(yè),完成父輩的心愿
隨著年齡的增大,一些農資人開始考慮找接班人,自己當年奮斗打下來的江山不舍得拱手讓人,所以就培養(yǎng)自己的孩子來接手。子承父業(yè)在農資界最為常見,經銷商小李就是典型的子承父業(yè)。他講到,10年前,他父親從一個小庫房開始做農資生意,做到現(xiàn)在每年萬噸銷量的農資公司,實屬不易。幾年前,小李父親開始讓他在公司里幫忙,刻意帶他認識一些人,帶他入行。起初小李還有些不愿意,但接觸了廠家,接觸了父親的生意伙伴,感受到父親這些年的風雨農資路,他意識到這份生意對父親的重要性,他才下決心要幫父親把這個公司做下去,并且要做得更好。當問到,小李老了以后會不會繼續(xù)傳給孩子,他笑了笑,說:“那要看孩子愿不愿意了!

3 沒有別的選擇,習慣了做農資
也許是做這一行做久了,有些經銷商已經把農資銷售完全化為生活的一部分,借用他們的話說“不賣肥,不賣藥,吃不香,睡不著覺”。農資銷售已經在他們的內心中扎根,成了他們生存的依靠,離開農資也許他們會“活不下去”。老趙就是這么一個人。老趙也是圈里的老人物,一輩子沒離開過農資,年輕時在化肥廠上班,改制后自己開農資店,一直到現(xiàn)在。老趙說,從一開始就是跟化肥打交道,如果換個行當,自己也不會弄,已經習慣了做農資,換不了的。面對現(xiàn)在市場競爭壓力,老趙說大家都一樣,再不好也能維持生計,不談退出。

4 農資無絕路,變中求生存
農資人里不乏有能人,敢想敢干,也一直走在前列。即便在競爭激烈的今天,仍能夠保持每年的增量,而且生意越做越大。圈子里老胡可謂是“跑”著做生意,傳統(tǒng)復合肥熱銷的時候,他就開始琢磨著緩釋肥,大家都發(fā)展緩釋肥的時候,他又開始研究水溶肥和水肥一體化,等到大家都趕上來了,他又把目光聚集在生物刺激素類新型肥料上。老胡說,競爭在哪一個行業(yè)都有,不只是農資行業(yè)的事,想生存,就要不斷去改變策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從而讓自己一直處于積極的狀態(tài)。這些年,老胡的肥料是同行中賣得貴的,但是效果被農民認可和接受,所以生意一直不錯!皼]有做不好的生意,就看你用不用心!

5 轉型做服務,也離不開老本行
這些年,農資經銷商轉型已不是新鮮事,不少農資經銷商在嘗試著轉型做合作社,做電商,做服務等等。但萬變不離其宗,這些轉型依舊離不開農資,只是在農資的基礎上擴寬了領域。從單純的賣農資產品到賣技術,賣服務,老劉在這條路上探索了三五年,也終于探索出了一條路子。他把農資、農技、農機和農產品銷售之間打通了一個產業(yè)鏈,農民用他的農資產品按照他的指導去生產。老劉同時還提供農機服務,農民最后生產出的農產品,再由老劉收購,最后通過老劉走向市場。雖然看似老劉更多的心思在服務和農產品銷售上,但農資仍是整個產業(yè)鏈中重要的一環(huán)。老劉說,這個產業(yè)鏈起步于農資,最后還是要回到農資,賣農產品的錢有一部分還是用于購買農資!耙f離開了農資,這些事情也都做不下去了!

以上這些,也許只是所有農資人中的個例,冰山一角,每個農資人都能給出一個自己堅持這一行業(yè)的理由。您的理由是什么呢?請點擊頁面右下角“寫留言”,告訴我們。

快速回帖 使用高級模式(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Ctrl + Enter 快速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