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病害如何防治 葡萄病害防治六大誤區(qū) [復制鏈接]

二維碼

挺:0 | 貶:0 | 收藏: 0 | 閱讀數(shù):3135 | 回復數(shù):0

發(fā)表于: 2017-7-27 17:21:2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
跳轉到指定樓層

葡萄是大家都很喜歡的水果,且栽培面積廣,幾乎占全世界水果產量的四分之一。萄因顏色鮮艷、味道鮮美,而且具有很高的營養(yǎng)價值,被人們稱為“水晶明珠”。在葡萄栽培過程中,由于病害防治不及時導致產量減產的事情時有發(fā)生。那么葡萄病害如何防治呢?葡萄病害防治有哪些誤區(qū)呢?下面就來了解一下吧。

葡萄病害防治六大誤區(qū)

重治不重防

許多病害往往是在發(fā)生明顯的癥狀后,才開始急于施用有效的治療性藥劑,但治療性的藥劑由于長期多次使用,使病菌產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藥性,防病的效果不斷變差,使病害更加難于防治。保護性的藥劑能起到很好的控制病源和保護植株的作用,并且不會產生病菌的抗藥性,這類藥劑防病往往被忽視。

亂混亂配

在有許多病害發(fā)生時,不分清病害的種類,不了解藥劑防治的針對性,只是為了節(jié)省施藥用工,達到一工多效的目的,常將幾種藥劑混合在一起使用,尤其是目前市場上一些商品藥本身就是復配制劑,這反而使病菌產生多向的抗藥性,再換用其他藥劑也根本無效。

重量不重質

即重視用藥次數(shù),而忽視再次的用藥質量,病害多發(fā)季節(jié),每隔7~15天用藥1次,或雨后用藥1次,許多果農按此規(guī)律用藥,但常出現(xiàn)用藥不到位的現(xiàn)象。如霜霉病沒有重點噴葉背,黑痘病沒有重點噴植株的幼嫩部分等,噴施保護性藥劑時,不周到、不全面,留有許多死角,造成病害的再次發(fā)生。


重防果輕防葉

果穗有病易引起注意,而葉上的病害常常被忽視。生產上常見因霜霉病危害而造成大量落葉的現(xiàn)象。

重采果前輕采果后

在葡萄采收前較為精細管理,但采果后便不加管理,造成后期病害大量發(fā)生,落葉提前,嚴重影響第2年的葡萄產量。

重視化學防治忽視綜合防治

生產中重視噴藥防治,忽視綜合栽培措施,葡萄病害的發(fā)生與架面內外的通風透光、土壤的肥力狀況、樹勢的強弱密切相關,單純化學防治很難從根本上解決。所以在葡萄病害防治時,應堅持以防為主,對癥用藥,合理混配的科學用藥原則,并通過加強肥水、改善光照、增強樹勢等綜合措施,達到事半功倍的防治效果。


秦皇島禾苗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專業(yè)抗重茬,官方微信346074291,電話:0335-2209918

快速回帖 使用高級模式(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Ctrl + Enter 快速發(fā)布